學與教博覽2024 — 探索AI生成式技術與深度學習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政府正積極推廣STEAM及人工智能教育,旨在以普及、有趣和多元的方式吸引學生。其目標包括將創新科技元素融入教育之中。同時,資訊素養作為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強調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並在各學習領域中應用科技,幫助學生辨識對資訊的需求。在普及教育中,透過跨學科合作(包括科技、英文、中文及科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共通能力。

在此研討會中,講者會介紹:
創新科技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學習AI提示工程掌握AI溝通和Stable Diffusion。英文科:教授英語提示詞寫作,增強寫作動機與實踐能力。
中文科:將現實相片轉化為視覺藝術作品並撰寫隨筆,提高寫作興趣。
科學科 × 中文科 × 聯課活動:學習漁業知識,與校園電視台合作拍攝漁業節目,擔任AI主播。

課程設計凸顯了AI和STEAM教育的重要性,展示了如何通過跨學科合作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資訊素養。他們了解到生成式AI技術在不同科目的應用,如科技課的AI提示撰寫、英文課的生成式AI自評、中文課的視覺藝術創作和朗誦技巧,以及科學科與中文科聯手的漁業考察、AI電視台節目製作等活動。

此外,課程中特別強調了國家安全領域中的人工智能與文化安全。學生們學習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及其對傳統職業的影響,從而理解現代科技在保障國家安全、維護文化遺產和促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角色。在漁業考察和AI電視台節目製作過程中,學生們體驗到了AI如何提升漁業效率並保護生態安全,這也是國家安全教育中生態安全的重要部分。

同時,課程還強調了文化安全的概念,通過中華文化為題的畫展和AI電視頻道製作,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利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和表達文化內容,還增強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傳承意識。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未來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應對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這種教學方式將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並加深他們對科技與文化互相依賴的理解,從而在提升個人競爭力的同時,增強對國家安全和文化保護的責任感。

 
 
作者簡介
孫芷珊女士
孫芷珊女士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創新學習委員會主任;英國語文學習領域統籌主任;英國語文科統籌

關鍵字詞: AI | STEAM | 人工智能 | 跨學科 | 中文科 | 科學科 | 國家安全教育 | 中華文化

程度: 小學 | 中學

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