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協作式編程配合支援Micro:bit和Makecode平台訓練學生二十一世紀4C技能

作者: 馬卓麟先生
學與教策略: 編程及計算思維
發佈日期: 24/02/2020

協作式編程(也可稱為配對式編程)是指兩個或多個程式員(學生)共同在一台電腦上進行編程工作。在現今小學或中學,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們互相檢查所編寫的代碼,讓他們進行校對和拼寫檢查,同時引導學生們思考下一步應該怎樣解決問題。這能培育和發展4C技能,特別是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溝通技巧。

Una是一個創新的在線平台,透過支援micro:bit和MakeCode,實踐STEM相關教學和讓學生學習協作和編程。通過這些和STEM相關的問題解決訓練活動,可以培育學生現今二十一世紀四種技能。

 

 
 

「學與教博覽2019 — 21世紀教室」匯集本地富經驗教師示範於不同學科融入創新教學法和工具,培養學生 21世紀能力。

作者簡介
馬卓麟先生
馬卓麟先生

德萃小學、漢師德萃學校及神召會德萃學校(小學部)創新教學研究主任

關鍵字詞: Computational Thinking | 計算思維 | STEM | UNA | MakeCode | 21st Century Classroom | 21世紀教室 | LTE2019 | 學與教博覽2019

程度: 小學

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