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如何在課堂兼顧資優生的需要?

作者: 教育局 資優教育組
最後更新: 08/07/2013

前言:適異性課程是資優教學的重要教學法之一,外國已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Dr. Sandra Kaplan, Dr. Joyce VanTassel-Baska都為不少香港的教師所熟悉,亦有不少教師曾應用她們的理論於課堂之中。

 

“I am not gifted on Wednesday afternoon only!” 這句說話正好代表了很多資優生的心聲;同時亦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

在普及教育的現實下,教師每天面對一班三、四十位混合能力的學生,教學內容及取向很大程度會以平均能力的學生為指標。但是相信有一定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或觀察到,在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其實都是很獨特的個體。他們擁有不同的長處和不同的學習能力,有一些學生可能因為早前學習的缺失,未能穩妥地掌握某些基本知識及學習技巧,於是還在掙扎,忙於追趕課程內容;但另外一些資賦優異的學生,可能只需老師稍稍提點,便可以直達終點。可見,教室內明顯地出現學習步伐參差不齊的情況,再加上學生有不同的成長經驗及背景,他們的學習特性及動機亦有顯著的差異。當老師「一刀切」地處理其教學時,往往出現的情況是:任何偏離常模的學生都不能獲得切合他們能力的學習經歷。

一些「積極」面對以上問題的學校,便從行政層面作出「支援」。於是各式各樣的加輔班、精英班便「有系統」地組織起來。不錯,能力或程度稍遜的學生在課後特設的加輔班會獲得較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而能力較高的學生亦可以在精英班中接受更具挑戰的學習。但問題解決了嗎?當我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些學生的日常學習時,他們實際的學習情況其實是:學生每天大清早回到學校便被動地消耗著光陰,接受著一些對能力稍遜的學生來說是極具挑戰的課業,但對能力高於常模的學生來說卻是全無挑戰的學習。直至下午放學後,真正切合他們能力的學習機會才來臨,不同能力的學生才能享受合乎他們能力及興趣的學習。因此要真正照顧學生的差異性,日常課堂的教學才是根本的對策,課後的「特訓班」只是輔助性的。那麼在日常課堂的教學怎樣才能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而作出有效的回應呢?

由於篇幅所限,未能在本文詳細分析,但資深的教育學者們就針對學生學習差異而發展的適異性課程(Differentiation)提出了十分相近的見解:教師可從課程的內容材料、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預設的學習成果及學習的環境等方面作出適度的調適,當中配合彈性的分組學習及資訊科技的應用,便能夠為不同能力的學生造就更有效的學習機會。

 

當教師參照以上的提議進行適異性課程的設計時,還得留意避免墮入一些設計適異性課程的迷思:

一般學生:

閱讀兩位不同作者對「雷曼迷債」的評論,利用列表比較其評論內容。

高能力學生:

閱讀三位不同作者對「雷曼迷債」的評論,利用列表比較其評論內容。

 

以上例子驟眼看來好像為不同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挑戰」,但實際上只是增加了閱讀篇章的數量或閱讀內容的複雜性。因為他們跟其他同學做的練習基本上是一樣,只是在「量」方面比別人多。這情況亦是教師們經常採用的策略,但只會讓資優生較其他同學忙碌,並未能真正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或進一步挑戰他們的高階思維。如果真的要就這個課題給予高能力學生不同的學習機會,可嘗試以下的做法:

一般學生:

閱讀兩位不同作者對「雷曼迷債」的評論,利用列表比較其評論內容。

高能力學生:

閱讀兩位不同作者對「雷曼迷債」的評論,利用列表比較其評論內容,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然後以「雷曼苦主」的角度評論事件,寫出個人的意見,並與其他同學分享。

 

以上只是初步探討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的策略,如果教師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課題,可參考以下資料。本組同工亦正與一群前線教師進行一個適異性課程設計的計劃,當計劃於明年初完成後,我們期望會總結出更多的參考資料。

 

適異性課程設計參考資料:

Wormeli, R. (2007). Differentiation – From Planning to Practice. Stenhouse Publishers &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Tomlinson, C.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2nd ed. ASCD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Minneapolis, Minn. : Free Spirit Pub.

 

本文轉載自教育局資優教育通訊第四期。

 

有關Dr. Sandra Kaplan及Dr. Joyce VanTassel-Baska的資料可瀏覽:

Dr. Sandra Kaplan的相關網頁

Dr. Joyce VanTassel-Baska 的相關網頁

 

如何在課堂兼顧資優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