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如何教導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學習數學?

作者: 教育局
最後更新: 10/12/2014

前言:如果學生有讀寫困難,不但會影響他/她的學習中文和英文等科目,數學科亦會受到影響。以下是有讀寫困難的學生在數學方面會遇到的困難和老師的輔導方法。

 

有讀寫困難的學生在數學方面會遇到什麼困難?

1. 記憶力較弱

  由於記憶力的問題,掌握基礎數學知識或背乘數表有困難;

 

2. 運作記憶較差

  因運作記憶差,心算有困難,計算速度較其他學生慢;

 

3. 文字認識很少

  因為認識的字很少,理解文字題有很大的困難;

 

4. 分辨符號有困難

  對於理解和分辨數學符號可能有困難,例如不大明白‘+’和‘x’的分別;

 

5. 分辨方向有困難

  由於分辨方向能力較差,會混淆‘6’和‘9’或把‘23’寫成‘32’等;

 

6. 列序能力較弱

由於列序能力較弱,容易忘記運算程序,例如忘記先乘除後加減等;

 

7. 空間感較弱

  由於空間感弱,計算時會出現對錯位、弄錯橫直式或寫錯答案的情況;

 

8. 做事欠缺條理

  學生在做家課時欠缺條理,常弄錯格式或抄錯題目;

 

9. 缺乏自信

  由於他們缺乏自信,寧採取「不做不錯」的策略而不肯嘗試,給人的印象是缺乏學習動機或懶惰。

 

如何教導學生數學?

1. 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知識,例如:

  • 利用多種感官教學,利用實物,例如數粒、錢幣等;

  • 教學生如何分解和組合數字,例如‘10’的不同組合;

  • 協助學生明白數字之間的變化和規律,例如10,20,30… 與13,23,33…同樣是以10 遞增;5+8=13, 0.5+0.8=1.3 等;

  • 教導學生掌握易於記憶的部分,例如先熟習2、5和10的乘數表;

  • 教導學生明白不同運算方法的關係,例如 9+7 = 10+7-1 = 16 和 2x7 = 2x5+2x2;

  • 嘗試了解學生為何出錯,以便給予適當的回饋和輔導。例如: 透過觀察,發現學生算出56-28=32,是因未掌握借位,只曉得把大的數字減去小的數字(5-2=3; 8-6=2) 。

2. 減輕學生的記憶負荷,例如:

  • 利用數線、提示卡、乘數表等;

  • 以特別的方法來記9的乘數表;

  • 把例題寫在咭紙上,提醒學生運算的步驟;及

  • 若學生已充分明白運算原則,可考慮容許他們使用計算機。

3. 不要經常強調計算的速度,以免增加學生不必要的壓力。

 

4. 培養核對答案的習慣

  • 教導學生核對答案的方法和培養核對答案的習慣。例如:兩數相減的差必須較原來兩數的數值小;29x29 的積接近但小於900(因為30x30=900)。

5. 調適習作份量

  • 需要的話,給學生較長的作答時間;或考慮容許他們只做雙數或單數的習題,習作重質不重量。

 

6. 減輕因語言或文字而構成的困難,例如:

  •  向學生解釋數學科常見的用語,例如:餘下、分給、相差等詞語的意思;

  •  減少抄寫方面的要求,例如不用學生重抄題目和以句子總結;及

  •  教授數學概念時,輔以日常生活的例子,並鼓勵學生就算式(如5+7=12)擬故事題,加深對數學符號的理解。

7. 加強視覺效果,例如:

  • 工作紙的設計須簡潔易明,必要時可把字體放大,使學生不會容易弄錯,例如把‘-’號看為‘+’;

  • 給予視覺提示,例如以箭咀提示減數是由個位開始,計算除數是由左至右;

  • 教導學生運用輔助符號,減少運算上的錯誤。例如進位、退位時以輔助符號提示;

  • 在習作紙上以例子引導學生明白所要求的格式;及

  • 容許學生用格仔紙計算,避免計算直式時錯把十位與百位相加。

8. 增強自信心,例如:

  • 教導新課題的時候,以較容易的數字入手,例如剛開始教三位數加三位數時,採用數值較小而不用進位的數字;及

  • 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答案,例如以數手指來輔助計算,以 10x7-7 的方法來計算 9x7 等。

 

本文取材自香港教育統籌局(2000)《幫助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