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經常寫錯的字(二)

作者: 香港教育城 最後更新: 12/04/2024

上回介紹了幾組字形相似的字,大家有記住嗎?雖然那些字並不常用,但也獲益良多。今期我們再挑選了幾個容易寫錯的常用字,這些字或許只差一點一撇,但不慎使用便會產生歧義。這次就讓我們好好學習,在造句或寫文章時多加留意吧!

「礻」(示)、「衤」(衣)

不少小校友常常把「被」、「初」等字的偏旁寫成「礻」。雖然兩者只差一個點,但意思可謂大相逕庭。「礻」是「示」作偏旁的變形,而「衤」則是「衣」作偏旁的變形。要記住兩者的分別,就要留意所寫的字是否與衣物有關,抑或與神祗、禮節或祭祀有關。以「被」字為例,由於沒有字由「礻」和「皮」組成,故此不可以把「被」字偏旁寫成「礻」,否則便是寫錯字了。

屬「礻」(示)部的常用字 (與神祗、禮節或祭祀有關):
神、視、祝、社、福、禮、祖、祥、祈、禱 

屬「衤」(衣)部的常用字 (與衣物有關):
初、被、補、襯、衫、裙、褥、袍、袖、襟

達、逹

別說是小校友,即使是成年人,也會把「達」字寫成「逹」。根據《漢典》,「逹」是「達」的訛字,即是「達」的不正確寫法。而《漢典》亦標明「逹」是「達」的異體字。根據《說文解字》,「達」的本義是「行不相遇」,意思是指人們在路上相逢時,都停下腳步來讓路,表現出禮讓的品格。小校友不妨把「讓」字的諧音與「達」字裏的「羊」連繫起來,也不失為一個熟記此字的辦法。

藉、籍

人們常常將書籍誤寫成書「藉」,把藉口錯寫成「籍」口。其實,要避免寫了別字,可以從熟記「籍」字入手。根據《說文解字》,籍的解釋是「簿也。簿當作薄。六寸薄、見寸部。引伸凡箸於竹帛皆謂之籍。从竹。耤聲。」古代未有造紙術之前,竹簡和木牘是早期的書寫材質。表示竹簡的單字,通常屬「𥫗」字部。只有一根竹簡,稱為「簡」,數根竹簡串連成書,稱為「冊」。由此可見,凡與書冊有關的,都應寫「𥫗」字頭,以下是一些常見例子:

書本:書籍、古籍

登記以備查考之名冊或檔案:戶籍、學籍

姓氏或血統的來源地:籍貫、祖籍

個人對國家、團體、組織等的隸屬關係:國籍、會籍

從以上例子可見,「籍」字多用作名詞;至於「藉」字,則與書冊無關,亦較常見用於動詞,例如憑藉、慰藉、藉故等。

捐、損

「捐」和「損」字形非常相似,人們也是經常混淆了這兩個字。若以較直觀的方法去記,可以留意「捐」字的聲旁「肙」,與杜鵑的「鵑」是同音字。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捐」字有捨棄、拋棄的意思,例如「為國捐軀」;「捐」字亦有奉獻財物幫助別人之意,例如「捐獻」、「捐款」等,因此,只要運用一點想像力,兩字就可更易分辨了。例如把「捐」字裏的「月」設想成把像是錢包一樣的「貝」打開(因「貝」是古代的貨幣,代表金錢),去捐助別人,或是捐血救人。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的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www.edcity.hk ,結合資訊、資源、互動社群與網上學習平台及工具於一身,致力提倡學生善用電子學習資源,擁抱以學生為本的自主學習模式。

關鍵字詞: 相似字 |易錯字 |常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