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階段: 

初中

高中

最後更新: 19/09/2017
非華語中文單元設計及教材開發示例(一)

 

引言

單元教學強調學習內容和活動互相配合,而且教材需要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狀況,單元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習的有效性,因此,適當的單元設計和教材選用,是單元教學的關鍵所在。本地主流中、小學中國語文科已經採用了單元教學,對於非華語中文課程,則採用單元教學,加上合適的教學活動,能提高教學效能。

 

單元教學設計

整套教材是設計給中文基礎較低的非華語學生,期望學生在完成整套教材後可應付簡單的生活應用,這套教材的特色與編訂原則如下:

 

教材內容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為原則。教師可因應學生不同的程度選用不同級別(level)的教材。教學內容目標清晰,能力為本,內容也以綜合形式出現,聽、讀、講、寫兼備,使老師與學生認識課與課、單元與單元的序列與脈絡,老師更容易在教學內容內讓學生學習、練習、鞏固、遷移、再學習,螺旋而上。

 

選擇日常生活較緊密的題材﹙如家庭、學校用語、食物﹚。此類題材的學生心理詞匯較多,因此相對容易掌握。且學生能即學即用,有利於同步進行聽說教學,學生的成功感也較大。

 

韻語課文句式合乎漢語規範,積累學生的語感,為日後寫作打好基礎。識字與閱讀緊扣。利用朗朗上口的韻語課文,令學生高速掌握字詞裡的記音、釋義、認形的學習,然後利用該等字詞製作句子、小段、短篇以作為學生的「跟進讀物」,做到用識了的字去閱讀。而韻語課文選用的詞彙以常用度高和心像值高為原則,這些字詞在學生生活中出現及重現的次數較頻密,換言之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及重溫已有知識。抽象和概念複雜的字詞對學生來說較難掌握,遺忘率也較高,對初學者而言並不合適。科學化地選詞有助學生在短時間內高效識字(記音、懂義、認形)由朗朗上口的「書面語音」帶動學習。利用聆聽語音作帶動,令學生高速1.記字音、2.釋字義、3.認字形,學生再利用已學的字詞進行閱讀,積累語感,提升中文能力。

 

至於口語方面,書面語和廣東話口語相同的句式先教,一方面可避免學生在分辨兩者時造成混淆,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也能把讀寫和聽說教學結合進行,從書面語帶動廣東話口語學習,教材附以廣東話聲調表,讓學生明白廣東話聲調有區別字義的作用,提升學生對廣東話聲調的意識,以讀準課文。教材附件裡附六十個構字量最高的成字部件和三十八個構字量最高的不成字部件一覽表,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歷程,也令老師掌握自己的教程。

 

語言習得的過程是自然進行,每人的聽、說、讀、寫能力發展的順序亦有一致性。單元教材融入生活元素,課堂上學習,下課後學生馬上在生活裏可以應用,對學生學習事半功倍。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要等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以後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就失去了學習語言的目的與功效。

 

因此,課程的設計,必須配合學生的生活環境,讓學生一開始學語言就有機會訓練。各單元之選材宜多元化,生活化、知識性、趣味性及有啟發性。以時事及生活素材建構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聽懂日常生活用語、對話與簡單敘事的能力,必要時要加上一些生字卡、圖片、實物等教具來幫助學生了解,以加深印象,使抽象的觀念具體化,枯燥的練習趣味化。有聽得懂的話,就能夠發揮學習的實用性。

 

對非華語學生而言,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題目,如家庭、學校、食物、運動、休閒、青少年文化、職業、旅遊、節慶、習俗等為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娛樂性的內容和遊戲,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活躍課堂的氣氛,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及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

 

本單元的設計對象是中文程度較低、甚至從未接觸過中文的學生,主要針對新來港的非華語學生,讓他們逐步建立中文基礎。要有效學習中文,從生活中學習是較好的方法,因此選擇單元教材方面,會由學生身邊接觸到的事物入手。

 

每個單元的內容,可參考下表:

單元

課題 
主要內容

 「家」的各類詞彙: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

學校
 
「學校」的各類詞彙:校長、老師、學生、教員室、禮堂等。
 
天氣
 
「天氣」的各類詞彙:晴天、陰天、雨天、大霧、大風、太陽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