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會說不會寫?(一)

作者: 香港教育城 最後更新: 18/10/2023

現代漢語中,粵語的文、白是分開的。我們的日常用語中,有不少詞匯,說出來的時候非常自然,但真要考究它們到底怎麼寫,卻往往讓人不知所措,「頭都大埋」。

今次,我們就從衣、食、住、行的角度,分享四個我們常講的粵語詞彙到底怎麼寫。不過開始之前,要提醒同學們一句,作文時最好還是全部使用書面語,不要輕易使用粵語字詞。

 

衣裳單薄──薄切切

粵語形容人衣裳單薄時,往往會說這件衣服「薄切切」。「切切」是甚麼意思呢?有兩種解釋。

第一,「切切」是外貌哀怨的意思。《紅樓夢》第二十六回中,有一次黛玉又哭了,「獨立牆角邊花蔭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可能因為說到人衣裳單薄時,往往都是在同情對方,如「陰公囉!得一件衫,薄切切。」所以就以「切切」作為「薄」的後綴。

Qi Huang所繪的林黛玉畫像 by Cold Season 

 

第二,「切切」亦可以表達輕聲細語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道:「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切切」就是輕聲的意思。除了看起來可憐外,也有可能因為覺得單薄的衣裳給人感覺輕飄飄的,所以將「切切」作為「薄」的後綴。

除了「薄切切」外,也有人會講「薄英英」和「薄咽咽」,皆是讀音相似而衍生出來的。

琵琶行,明代 郭詡 畫作 by FreCha

 

開火煮麪──熝麪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劉嘉玲出演的角色有一句著名的台詞:「喂你見唔見肚餓呀?我熝個麪俾你食呀。」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這套電影,但煮麪的粵語原來寫作「熝麪」,相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VCD的封面 by And927

 

「熝」本身就是熬煮的意思。《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說:「坊裏捧出先生的飯,一碗熝青菜,兩個小菜碟。」可是,大家在網上搜索時,應該會發覺大部份人都將「熝麪」寫左「淥麵」。其實「淥」同「漉」,是指撈出或液體慢慢慘流的意思,可見火字旁的「熝」才是正確的寫法。

順帶一提,「麪」和「麵」兩個寫法都是正確的。「丏」字為《說文解字》中的其中一個部首,但整個部首僅有它自己一個字,而且因為音同與「面」字部一同並列。「麪」和「麵」都是形聲字,「麥」字旁表意,「丏」或「面」表音。既然兩者讀音一樣,那自然兩個寫法都是對的。

位於觀塘的九龍麪粉廠 by Lord Jaraxxus

台灣新竹麵粉廠側線與稍遠處台鐵北新竹站場 by Tbatb

 

龍牀不如狗窩──竇口

粵語中,會稱自己的住所為「竇口」。「竇」是個形聲字,「穴」字旁表意,本義是洞穴的意思,「竇口」也就是「洞口」。

為甚麼會用洞穴來稱呼自己的住所呢?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對自己住處的謙稱,就像稱自己太太是「拙荊」,自己的兒子是「犬兒」一樣。第二,是從動物的住所引伸而來的。野貓住的洞,叫「貓竇」;野狗住的洞,叫「狗竇」;人睡的被窩,就叫「被竇」。除此以外,還有「豬竇」、「蛇竇」和「蜜蜂竇」等,可見「竇」在粵語中,其實就是住所的意思。

@shutter stock

 

白雲深處有人家──山旮旯

粵語說人住處偏僻,除了會說他「住到無雷公咁遠」外,還可以說他「住到山旮旯咁遠」。

和剛剛的三個例子不同,「旮旯」似乎並不是粵語專用的詞彙。在北方方言裏會將「旮旯」反過來,作「旯旮」,指不受注意的偏僻角落。或作四字詞「犄裏旯旮」或「犄角旯旮」。老舍《龍須溝》就寫道:「我犄裏旯旮都找到了,臨兒……不知道他得上學嗎?」既然以北京方言寫作見長的老舍這麼使用這個詞語,「旮旯」大概是古已有之的一個口語詞彙。

那麼今次我們先說這麼多。更多趣的粵語字詞到底該怎麼寫,我們留到下次再介紹。再次提醒同學們,作文時最好還是全部使用書面語,不要輕易使用粵語字詞哦!

 

總結

書面意思

粵語正寫

或寫/ 誤寫

單薄

薄切切

薄英英、薄咽咽

煮麪條

熝麪

淥麵

住處

竇口

/

偏僻,不受注意的角落

旮旯

卡拉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的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www.edcity.hk ,結合資訊、資源、互動社群與網上學習平台及工具於一身,致力提倡學生善用電子學習資源,擁抱以學生為本的自主學習模式。

關鍵字詞: 薄切切 |熝麪 |淥麵 |竇口 |旮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