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教室──從古典詩的意境轉化成現代人的情懷

最後更新: 11/06/2015

人們常論一首詩的好壞時,大都以意境之深淺或有無作為標準,不只舊詩講求意境,其實新詩也有意境可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意境,「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日裝飾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註1)也是意境。

很多時,當詩人寫剎那的生活面貌圖景,融合著情感思想呈現出來,一景一物,都是處處有情,讀者通過想像和聯想,如置身其中受到感染,便可以構成詩的意境。

談林夕詩作《秉燭》

以下介紹一首填詞人林夕早年的詩作《秉燭》(註2) ,當中可反映詩/詞人如何深受古典詩的洗禮。

《秉燭》   林夕

沒有燭
但你說西窗外
有一盞微火
在那截細柱般高樓
盪著

講了滿房間鬼故事,甚至
月光滑過窗花
勾住一塊灰白衣角,我們
也看不見雨夜
印下了晦澀的斑痕
冰涼情節,說著
卻燃點起各自的傳奇
一卷聊齋
畫皮融落
露出脆裂的芯
回溯那段蠟住的
光影
燙盡了便煮成

一壼濃茶
沒有酒
但我偶然低下頭,卻看見
杯中
落著
似是我的
你的臉孔

題目「秉燭」出自《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秉燭遊是拿著照明的火炬(註3)通宵夜遊的意思,有人生太苦,叫人何不即時行樂的意思,這也呼應和解釋了為甚麼林夕在大學宿友臨別前,選擇了講一晚鬼故事的方式來促膝夜談,來隱藏各人對前路人生的不明朗的感嘆。

第一段一開始就把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沒有燭」,否定了古人秉燭談心的期許,因為大家為避免離別的傷感,於是盡情地講鬼故事,好消磨最後相聚一晚的時間。詩中的「你」把窗外的高樓比喻燭柱,彷彿有微火蕩著。這句可以視為「你」講鬼故時故佈的疑陣,也可以是當時樓外的光影,寄托詩人在沒有燭之下亦滿懷翦燭夜談之情。

反典故之意而用之

第二段,月光滑過窗花,窗花勾住一塊灰白色的衣角,呈現生動奇譎的鬼故氣氛,這時詩人筆鋒一轉,又再一次反典故之意而用之──當年李商隱在膾炙人口的《夜雨寄北》(註4)想像他日與故友見面時,可以與朋友談及眼前夜雨之景,現代詩人這裏沒有雨,他日可能講的是各自的人生傳奇,用上冰涼這觸覺上的形容詞反映詩人預定了人生蒼涼──同時林夕亦沿用了《夜雨寄北》相類的時空交錯的手法。「晦澀的斑痕」可以是指蠟炬的斑痕,也可以是窗外高樓的牆壁,更可以象徵生命中的痕跡。跟著詩人又回到古代經典鬼故聊齋誌異的想像中,畫皮(註5)融落露出的是脆裂的芯,鬼故事與蠟燭的意象開始彼此重疊,正又回應著主題,隱約呼應著杜牧《贈別》一詩句「蠟燭有心還惜別,背人垂淚到天明」那種多情卻似無情。蠟住的光影可能引伸過往或已成定局的生命情貌。

帶錯覺的影像推移

最後,作者用了一個跨段的手法,回到現實中沒有蠟炬,沒有把酒言歡,卻有一壺濃茶的實況,當中所蕩漾的,竟有「似是我的/你的臉孔」,這種帶錯覺的影像推移,象徵你我之間一段彼此交疊的一段成長經歷。

全詩刻劃一種古今共通的情懷──好友話別在即,不知何日重聚,今天共話卻難想像他人重聚的光景。作者配合著寫作背景的實情,故意用一種鬼異的筆調來寫,從而隱藏當中所涉及的人物、時間、地點等並非詩所要交代的重點,作者的感情通過古今的對照、時空交錯讓讀者用聯想去感受。這種以實際經驗中撮取某個生活圖像,化為富象徵性的意象,也是構成詩的意境方法之一。寫出來的詩,不需像散文或小說,要顧及交代六何,反而情和景,如何彼此共融、互相釋述,更為重要。

註1:卞之琳三十年代的作品,題目是《斷章》,收錄於他的詩集《十年詩草》,明日社,1942年。
註2:這首詩首載於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的《九分壹詩刊》第一期,當時林夕為該詩刊的創辦人之一。
註3:兩漢時期的燭可能指火炬而已,後日則以此詞指蠟燭,唐詩中「蠟燭有心還惜別,背人垂淚到天明」所指乃蠟燭。
註4:「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註5:畫皮是聊齋的故事,講述一書生偶遇女子,收容她並與她有染,後來被一道士發現,她實為鬼魔,畫了人皮披上身來扮美女。後書生被害,他的妻子為救夫心切,聽從道士乞一吃糞瘋人,她更被逼吃那人的唾液受盡凌辱,也尋找不到救夫之法,在自刎一刻夫竟復生。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任何網站、媒體如欲轉載,必須得到原作者的許可。

 

 

關鍵字詞: 
作者小檔: 
吳美筠

吳美筠,香港著名女詩人,現任職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高級講師、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曾於香港大學中文系及香港浸會大學教授中文傳意,創辦香港文學評論學會,並擔任該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