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小說?──小說的影響力

最後更新: 11/06/2015

文學創作如詩歌、劇戲、散文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感染力;但說到影響力之巨大及範圍之廣泛,則以小說為最甚。究竟小說有甚麼特別的地方,會對讀者有如此的吸引力呢?

言讀者所不能言

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中,提出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小說能把讀者帶到身處環境以外的境界,而令讀者在不知不覺間自我提升。閱讀小說,可以拓闊眼界,讓讀者對身處的環境有更深切的認識。

第二,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在日常生活的經歷中產生各種情緒。但這些感情,卻往往不易理出原委,說明原因。讀小說時,看到小說中人所思所想,所感所受,與自己一般無異,自然拍案叫絕,甚而心有戚戚然。

小說除了以上兩個吸引讀者的原因之外,還有四種「力」,使讀者著迷。

梁啟超
梁啟超提出小說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所謂「群治」,就是現代的社會學。

薰、浸、刺、提

第一種力是「薰」。薰,即是煙薰。讀小說時,全神貫注,全心投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小說內容及角色的薰陶,慢慢接受了小說所提出的意見。這種情現,可以範圍廣大,甚至遍及世界。

第二種力是「浸」。薰是指空間的傳播,浸則是指時間而言。小說的影響,與其流傳時間長短有關係。讀到感人至深的小說,往往叫人長久的受到感觸;如讀《紅樓夢》,必會受小說情節或角色的感動。而愈長篇的小說,愈有這種感染力。

第三種力是「刺」。刺,即刺激。「薰」和「浸」是慢慢地,在不知不覺間感染讀者。「刺」是在驟然間,殺那間,刺激讀者的情緒;如《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和魯達拳打鎮關西,《紅樓夢》黛玉花殞瀟湘館等情節,都能叫讀者情緒突然轉變。

第四種力是「提」。以上所說的三種力,都是從外而內的進入讀者心靈;而「提」,則是發自讀者內心。讀者會不自覺地投入小說角色,把自己比擬為書中的主角,如讀《紅樓夢》,會把自己當成是賈寶玉或林黛玉;讀武俠說,會幻想自己成為武功蓋世的主角。

「可愛哉小說!」

小說的這四種力,可以牽動情緒,感染教化,使讀者深信某些信息。某些宗教團體甚或政治組織都以這幾種方式傳播發展。梁啟超說:「文學家能得其一則為文豪,能兼其四則為文聖。有此四力而用之於善,則可以福億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於惡,則可以毒萬千載。而此四力之最易寄者,惟小說。」

梁啟超的說法,如果印證於東西方的小說,十分正確。歐洲自文藝復 興之後,哲學、美學、藝術、政治思想的發展,不少學者都以小說的形式表達他們的理念,使當時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長足的進步。而近代在中國的發展,也有 相類似的情況出現。怪不得梁氏說:「可愛哉小說!可畏哉小說!」

(本文主要參考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

 

 

關鍵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