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系列: 中三 作者: 普普通通高中生 最後更新: 08/06/2024
沒想到我會喜歡上曾經討厭的事物。我家住在香港大學附近,年幼時我父親常帶我去登太平山。一早喚醒我,往往清晨七點左右,吃飯洗漱,便輕車熟路地出發前去“晨運徑”。
 
“晨運徑”是太平山最易走的一條路線,除此以外還有西高山、龍虎山公園等其他路線。他長2.8公里,雖說不長,但當時年幼的我小碎步小碎步地走,努力跟上父親的步伐倒也不容易。行幾步便氣喘如牛,鬧著要休息、要吃零食。父親則會一邊斥責我沒有毅力,一邊从包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我最喜歡吃的巧克力餅乾。雖有“誘惑”,但我小時候還是不喜歡登山,甚至是有點討厭的。每次都在登頂前就折返放棄——實在是太累了。
 
後來升上小學,空閒時間少了許多,父親也只隔三差五地帶我去登山了。那時是小學三年級,長高了不少,爬山也不那麼吃力,逐漸能跟上父親的腳步,甚至領先他而走了。我每次都想儘快結束這“痛苦”過程,走得極快、極急,漸體力不支,父親則後居而上,笑道:“一心,做人不能這麼急功近利啊。”我那是還糾正他“急功近利”不能這樣用,他只笑而不語。
一次次登上,用時漸少,呼吸漸順,心情漸好;父親看著一臉不情願的我,問道,我是不是還是不喜歡登山。我認真地想了想,回他説,是不那麼討厭了,但也談不上喜歡。他笑了笑,説盼我有能樂在其中的一天。我心想絕無可能,繼續邁步向前。
 
不得不說太平山的景色還是很賞心悅目的。天氣好時維多利亞港的精神一覽無遺,晴空萬里,晨運徑也因應時節有不同的變化——春日百花齊放,夏日蚊蟲紛飛,秋日遍地山茶,冬日萬籟俱寂。喜歡攝影的朋友隨我去登山時,説羡慕我能隨時賞到蹭美景。我不然,景色固然美,可過程還是煎熬的呀。
 
後來,父親整日忙於工作,搬家後離開了西環範圍,在下一次去登太平山已是五年後了。重遊故地,大同小異,景色如舊,衹是有些細節不同了。一路登上去,發現掛了幾年的“尋鳥啟示”已經撤掉了,十幾年的自動販賣機已經故障荒廢了,幾十年的老樹已經砍掉了,只留下了樹幹上一圈一圈的年輪……乍看未必會察覺、可謂微不足道的小變化,我卻一一發現了——父親笑道:“這也算是一種‘日久生情’呢。”我一邊嘴硬反駁,一邊緩步而行。
滿山白茶依舊的如火如荼,滿地枯藤依舊盤根錯節,滿路落葉依舊橙黃橘綠,不知不覺間,已走到終點,登上了太平山。許是輕輕松松就完成了小時候認為難如登天的“壯舉”,許是心態有了變化,爬上來固然花了一番力氣,但心裡卻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走到觀景台邊,遙望天際,萬里無雲,水天一色,和在晨運徑半路中窺得的景色相仿,卻又截然不同——高樓更遠,天際更廣,視野更寬了。之前所見的景色是“悅目”,現下同一片天,卻心曠、神怡。
父親看著我,笑而不語,我明白了:這就是登頂的樂趣和成就感。我曾無比抗拒的障礙現在客服了,接納了,理解了,享受了。隨著年月,心境和觀念也隨之變化——未曾料想,真的會喜歡上曾經討厭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