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系列: DSE 中文卷二作文題目 作者: Sky ._. 最後更新: 30/07/2024
「在看似沒有盡頭的疫情之中,有許多人失業,有無數的商店結業,有很多人感染病毒。當中, 受影響最深的無疑是清潔工人和飲食業從業員,他們直接陷入到缺乏口罩和防疫物資的境地 中,只能用微薄的工資購買價格高昂的口罩。在令人如此痛苦、絕望的環境中,有人付不起昂 貴的租金,只能露宿街頭......」老師在課堂上表情凝重地緩緩講到。然而,此時的我卻對此不 以為然,毫不在乎、毫不同情那些人。

「鈴鈴鈴...」隨着鐘聲在整個校園中迴盪,下課了,我和往常一樣和朋友們七嘴八舌地抱怨着 學校多不勝數的功課,抱怨着那簡直是給豬吃的午餐,抱怨着那些既多如牛毛又難如登天的小測,抱怨着整天囉嗦嘮叨的家人,發洩着內心的不滿。雖然我家境不錯,但我卻不懂得珍惜
,不懂得知足,色香味俱全的豐盛飯菜被我只吃一半就丟掉了,每件全新的衣服都是只穿過數次就不再穿了,每部智能手機都只用一年就被我無情地拋棄了。

此時正值寒冷的冬天,在放學回家途中偶然因為坐過站而走過那一條路的我被這一幕深深震撼到了,映入眼簾的是蜷縮在一角的露宿者,那一張破爛不堪的紙皮就是他的牀,他生活的空間,他的家。在嚴寒的天氣下,寒風刺骨,然而他只穿着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衣服,單薄衣服完全遮擋不住他骨瘦如柴的身體和黝黑的皮膚,他被如箭雨般的寒風一下接着一下地打到瑟瑟發抖,彷彿下一秒就會橫死街頭。他們無依無靠,沒有工作,更沒有家人的陪伴和關懷,唯有靠自身的體温堅持下去。

這一幕就像是一顆投進我心湖中的鵝卵石,一石激起千層浪,令我的心中泛起漣漪,久久不能平復。這種感覺越變越濃,郁結在心,像一攤濃得化不開的墨汁,重重地染在心頭。儘管已經過去了數週,他們的悲慘情況依然歷歷在目,我終於下定了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 我加入了由社會服務團舉辦的街頭派飯活動,我們先到達提供愛心飯盒的餐廳,我和其他人一起抬起那又大又沉、裝着飯盒的保温箱。沿着街道走,每看見一個露宿者便派一個飯盒給他。看着他們吃着冒着蒸汽、熱騰騰的叉燒飯,整條街無不充滿着撲臉而來的香氣。

雖然只是一盒再普通不過的叉燒飯,但他們照樣把整盒飯吃完,連一粒米飯也不願意浪費。他 們跟義工們有說有笑地聊天。我問他們:「你們平常吃甚麼?」其中一個露宿者回答到:「我平常在公園「拾荒」-- 吃別人吃剩的食物,如果找不到,那就唯有空腹度過。」想起我平常不用挨餓,三餐都能温飽,也有家人的陪伴和關懷,我就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多麽美好。

看着他們那歡喜的樣子,我明白到每個人出一份力也可以幫助到很多有困難的人,例如一些 無家可歸的人在忍受飢餓折磨時,讓他們填飽肚子。我感覺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我幫助到那些露宿者們,為他們提供一餐的温飽,為他們提供內心的温暖和關懷,為他們提供了希望和 鼓勵,讓他們知道這個社會依然有人願意無私付出、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他們不用整天饑腸 轆轆,也不用像拾荒者般吃別人吃剩的廚餘,能有尊嚴地活着。這也讓我下定決心珍惜和感恩 日常生活中如此美好的人、事、物,也透過幫助別人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找到了日常生活中 的美好。

經歷了數次派飯活動,我也了解到了基層的生活如何貧困,只能夠一個家庭擠在一間60呎的劏房,每天都要盡量節省支出,在超市購物只買特價品,不作非必要的開銷。在悲哀的疫情中 ,他們不僅沒有放棄提升自己,反而比其他人格外努力。貧窮家庭的孩子雖然面對網絡不好以 及只有手機能上網課,甚至要負責照顧自己的兄弟姊妹、煮食和做家務,但他們卻依然積極面對、力爭上游,認真上課和温習。反觀我自己,明明有着更好的家族條件,更好的設備,不用兼 職幫補家計,可以專心讀書,卻不懂得珍惜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只會一味抱怨數量繁多的功課和小測,卻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我還清晰地記得,在冬天最冷的時候,我和其他義工為露宿者派發熱湯。除了是要避免他們失 温,更是為了給予他們温暖和關愛,讓他們知道有人願意雪中送炭,願意不求回報地幫助他們 ,願意在絕境中對他們伸出援手,鼓勵他們堅持下去,捱過最艱難的時期。他們小心翼翼地端 着碗,一小口一小口喝着那碗温暖他們內心的熱湯,不僅是因為珍而重之,更是希望自己的體温能維持久一點,不會隨着熱湯連一滴也不剩而又再一次變得寒冷。

在街上聽到這首令我感到温暖的歌,瞬間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一年前的中秋節義工活動,也是我無庸置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義工活動。與往常不同的是,適逢疫情放緩,政府放寬了防疫限制,以便市民普天同慶,歡度中秋。這次派發月餅的地點位於一個鄰近公屋和劏房的公園,也 許是因為中秋節的關係,在公園嬉戲的小孩也特別多,他們每人提着一個個既傳統又老舊的復古紙質燈籠,中間放着一根蠟燭。儘管家庭條件不理想,疫情又雪上加霜地令窮困的他們過 得更痛苦,他們卻能和其他小孩一起玩樂,苦中作樂,過得比擁有更優秀家庭條件的小孩更快樂。

當我們把一個個獨立包裝的月餅派給那些小孩時,他們那雀躍的神態和感激的眼神令人難以忘懷。他們向我們表達感謝後,激動地奔跑回到家人身旁與家人分享這份喜悅。不久後,他們又回到我們身前,有的送給我們他親手製作的剪紙,有的送給我們他親手做的湯圓,有的寫了 一張心意卡給我們。他們不僅會與父母和兄弟姊妹分享那一包月餅,更懂得報恩、報答他人。 大家紛紛表示希望一起唱一首歌,為彼此打氣,相互鼓勵,希望大家下一年能再相聚。而這首歌的其中一句歌詞正是「重燃起,重燃點起鼓舞」,激勵我們在黑暗中也不要放棄,要懷抱希望, 相信雨總是會過去的,而雨過後就能迎來晴天和彩虹。

聽着如此美妙、悅耳和令人陶醉的歌聲,看着一個個家庭團圓,人們小心翼翼地吃着甜絲絲、 最普通的單黃蓮蓉月餅,生怕一個不留神就掉到地上了,露出了滿足和幸福的表情。只要堅持下去,發揮互助精神,給予身邊的人陪伴和關懷,最終一定會苦盡甘來,因為疫情終將過去, 令人絕望的黑暗生活終將迎來光明。我再一次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懂得了知足常樂,學會了珍惜我擁有的一切,包括上學的機會、家人的關心和再平常不過的食物,家人原本煩人的囉嗦再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溫馨的提點,學校海量的功課和小測也搖身一變成了我提升自己、令自己進步的工具,也因此察覺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多麼美好,發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視一切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罷了。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