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孝論心不論行,論行貧家無孝兒

系列: Argumentative essay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21/04/2020

                                                                        盡孝論心不論行,論行貧家無孝兒

 
在討論盡孝之先,首先孝為何物?《爾雅》中明辯曰:「善事父母為孝。」有些人認為能夠為父母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便謂之孝。屬認為此乃大謬也,《新書》中指孝乃:「子愛利親謂之孝。」言下之意,孝順,應包含一顆疼愛父母之心,否則所有的孝舉只是淪為形式上的遵從禮教,而非發自本心,那又如何能達到孝的目的,培養德性和融合家庭呢?更勿論單純通過表面行動去判別其是否盡孝,會有貧家無孝兒之怪論了 。故盡孝與否在心不在行,下文將抒發我對此論之見解。


首先,為何盡孝是要論心呢?正如上文所言孝順父母看重的是子女有否疼愛、關愛父母之心。孝順者,若一味透過一些膚淺的表面行動去表現考,例如定期匯款與父母然後置之不理,美其言與父母進餐,實質低頭擺玩手機,這些行為真的能使父母順心欣慰嗎?恐怕只會衍生出一群空巢老人吧!因而行是絕不能作為評定孝的標準的。更何况若以「行」作標準,單論其行動的表面付出,而缺乏了發自內心上的付出,豈不是淺隘地申明:才勢愈雄富者,則最為孝順?道理顯然絕非如此。

子路,作為孔門弟子之一,幼時家境貧寒,家人經常食不果腹,甚至有時要在野外採野菜充饑,有一次子路聽見年邁的父母隨口說起希望能吃上一頓米飯。子路聞言,內心愧疚難安。可是家中拮據已久,早已買不起貴價的白米了。於是,他不顧身高路遠,翻山越嶺地走了幾十里路,從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隨即披星戴月地趕回家。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子路也被傳誦為孝子自今。想深一層,單論行,子路不過是為父母奉上了一小袋白米,可能就是一頓飯也就消耗殆盡了。相比起那些鐘鳴鼎食的大富之家,每天都以豐富食餚招待父母,子路豈不是不孝之罪大矣?可是事實絕非如此,沒有人敢言稱子路不孝,這是因為子路單是滿足父母的一時之願,便願意不捨晝夜地去借這一小袋白米,行動背後所承載的,莫不是對父母的拳拳愛護之心?單是這份溫暖偉大的心意,便足以稱孝,史書留名了。故而盡孝的本質不在於你能做到什麼,或你的行為能帶給父母什麼,而在於你行動背後的「心」。因此盡孝論心不論行,論行貧家無孝兒是我認同的道理。

既是如此,我們又應以何心去對待父母呢?我認為尊敬之心是其一需要的。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若子女僅以能養活父母便以孝自居,這和飼養犬馬又有何異?甚至有人認為自己已盡為人子女之責,便對父母呼來喝去,這些行徑難道不會令父母心寒嗎?反之,若是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單單是向父母道句早安、晚安;在對方說話時傾耳細聽,已能令父母感到莫大的快慰,因此尊敬之心是盡孝所必備的。

此外關護之心也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上文所言,孝順的存在正是為了培養特性和融合家庭,關護之心正正能做到這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盡量抽時間陪伴父母談天、逛街,多留意父母的身體狀況;工作之餘也可以去打電話詢問其近況,一個人如果能把生他育他的父母放在首位,代表他有一顆「仁心」,所謂「孝娣也者,為仁之本也。」故而,盡心的孝能培養一個人的仁愛之心,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凝聚。更何況萬世師表孔子曾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由是觀之,關顧之心實在是論孝的關鍵,若單論及行,連父母之齡也全然不知,豈不是莫大的諷刺?

最後,子女應對父母保有一份不盲目順從之心,儘管儒家思想教育我們「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但只是建基於小事上,一些大事上例如關乎父母我自身健康安危,則萬不可輕易妥協,不然只會害慘了自己和父母,這種愚孝是萬萬不要得的。我曾看過一宗事例,父母身體出現毛病,子女勸告父母去做身體檢查,然而老一輩的人思想守舊,總是諱疾忌醫、百般抗拒,最終其父被診斷患上癌症晚期,時日無多。若從行動上言,他百般順從父母,興許是一名為人稱道的孝子,但論心而言,他只是一名自私、害怕家庭紛爭和愚孝的人。可見不盲目順從之心是論孝之關鍵。

有人可能會說只以心作判別未必能確保父母能得到必須的照顧,難道只有心沒有行,也算是孝?難道讓父母長期處貧困環境也算是孝?但我敢說一個人具備上述三心者,必定能做到「知行合一」,把此心寓於行動中,使父母感受到他最真切的愛意,反之只論行則未能確保其是否存善事父母之心,故而「論心不論行」無疑較「論行不論心」更為先進。

總而言之,孝之以行,儘管能確保父母衣食無憂,但未免冷落了父母,而且光歸於物質也會跌入了飼養犬馬之境。反之,孝之以心,就算不能供其百金,心存愛意而笑面相迎,也能慰籍他們一生。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