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三國演義》閱讀報告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6/08/2019

《三國演義》是明朝羅貫中著名的長篇章回小說,內容是根據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歷史背景創作而成,乃膾炙人口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雖然這本書是簡易版,但仍能精要地描繪了眾多人物的獨特性格,包括勤政愛民的劉備、粗魯莽撞的張飛、見利忘義的呂布、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通過他們的不同性格,帶出了引人入勝的部局和貫穿整部小說的鬥智鬥力的場面,令我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地追看這部精彩的小說。

 

在眾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是一位足智多謀、忠心愛國的典範。在書中,諸葛亮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絕的謀略,包括「草船借箭」— 周瑜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交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利用二十艘只放滿稻草的船,在大霧阻礙視野的情況下順流駛向曹軍,曹軍以為是伏擊,立即派弓弩手向草船射箭,三天之內便成功引曹軍把十多萬支箭射向草船!由此可見,諸葛亮不但才智過人,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精於觀察天象,常結合在兵法之中,智勝敵軍。另一為人津津樂道的謀略便是「空城計」—魏國司馬懿以十五萬大軍進攻只有二千五百名老弱士兵駐守的蜀國街亭,諸葛亮卻想出「空城計」,命令士兵大開城門,並假扮百姓掃地,自己則在城樓上焚香彈琴,令司馬懿誤以為有埋伏而立即退兵。諸葛亮不僅機智過人,還懂靈活應變,實在令我非常敬佩!

 

另一靈魂人物便是曹操,他在書中被刻劃成奸雄,貫穿整部小說。在歷史上,曹操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有不少出色的謀略,他的文學造詣也非常高。他一生求材若渴,可惜為人猜忌。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後,投宿父親的結拜兄弟呂伯奢一家,但因對方家人欲磨刀殺豬設宴款待他,卻被曹操誤以為對他不利而動殺機,最後更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而把呂伯奢一家滅門,行為令人髪指。曹操得勢後,丞相楊修因能洞識曹操的心意,常有功高蓋主之嫌,最後也落得殺身之禍。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確能一語道破曹操的性格本質,我對這個人物沒有絲毫好感,也慶幸曹操未能完成他的春秋大業,我認為品德比成敗更為重要。

 

我也很喜歡關羽,他是蜀國的一位重要將領,他武藝出眾,意志堅強和忠義兩全。他曾在戰場上被一支毒箭射中了右臂,神醫華佗為他削骨療毒,在古代,這種外科手術是缺乏麻醉藥下進行的,但關羽竟能一邊喝酒吃肉,一邊與馬良下棋,談笑風生,這突顯了關羽意志堅強的特點。另外,他更是一位忠臣,忠於君主劉備,當他被曹操擄到許昌時,面對曹操的利誘,他並沒有變節,反而捨棄一切,帶著劉備的家人連夜出城,在路上還勇闖五關,連斬六將,突顯他對劉備的忠心。

 

整體而言,「三國演義」不但用字淺白,易於理解,而且部局精妙。雖然人物眾多,但是都能展示不同的性格面貌。全書以歷史貫穿,雖然和正史內容有落差,但看畢整部小說,能令我對三國時期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這本書讓我從許多不同的人物中學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當中有好亦有壞的榜樣。呂布雖然武藝出眾,但是一個目中無人、見利忘義的人,也落得悲慘的下場,告誡我們不應貪圖富貴,做事違背良心。曹操雖有治國軍事之才,他亦求才若渴,但因性格猜忌,最終也不能擁有像劉備的賢臣勇將助他建立功業。周瑜雖然足智多謀如諸葛亮,但是他胸襟狹窄,嫉賢妒能,最後被諸葛亮的「三氣周瑜」含憤而死。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我們應努力糾正前人的錯誤,引以為鑒,造福人群,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面對現在香港的社會變得日趨分裂,我希望大家能放下私利和成見,令社會變得更和諧。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