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教育和環境教育是推動全方位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的最佳課題之一。
同學透過鳳凰社區後巷環境狀況研究的專題設計,可以結合: |
|
|
|
|
1.
|
資訊科技教育──同學在互聯網搜集資料,使用數碼相機記錄活動過程,並以PowerPoint及Word製作報告分享研究的成果 |
|
|
2. |
中國語文教育(讀、寫)──同學需閱讀各類參考資料,並編寫報告。 |
|
|
3. |
數學教育──統計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達成結論。 |
|
|
4. |
常識教育──認識鳳凰社區後巷衛生狀況,監察社區的衛生狀況。 |
|
|
|
|
|
另一方面,除了學科教育外,更可達致其它的教養效果及教學效果。 |
|
 |
|
|
1. |
可持續發展教育 ── 研究讓同學活動過程中感受人與環境的關係。監察著社區後巷環境的情況。人類的活動不僅影響了後巷的環境衛生,更影響著整個社區!我們應如何自處? |
|
|
2. |
同學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與他人相處、溝通、分工協作的能力。 |
|
|
|
|
|
困難及建議: |
|
|
|
|
1. |
有關各地區的地圖可在建議瀏覽的網站中找到,包括各類不同特性的地區。 |
|
|
2. |
在活動進行前,教師應訂定考察的區位,預先進行考察,並搜集所需資源,以便活動能順利進行。 |
|
|
3. |
學校可到其它具特色研究的區域進行考察,例如:製作「地衣地圖」。 |
|
|
|
|
|
其他有用資料: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