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優生在不同方面都有很出色的表現,往往是老師的「愛將」,各組出現爭人的 |
|
情況。 |
|
|
|
建議解決方法: |
|
|
|
i. |
訂立入組準則,各組老師共同商議人選。(例:先考慮入英數組別) |
|
|
ii. |
請家長與學生商量選擇入哪一組,以他們的意願為依歸。 |
|
|
iii. |
限制學生參與增益班及其他課外活動的數目。 |
|
|
|
|
|
 |
有些學生可能因興趣或個人時間安排要求退組,這影響探究活動的進程。 |
|
|
|
建議解決方法: |
|
|
|
i. |
決定入組前,要求學生對積極參與增益課活動作出承諾。 |
|
|
|
如沒有合理的原因,不可隨意退組(在通告上聲明)。 |
|
|
ii. |
探究活動的設計必須富挑戰性和緊密地編排,以維持資優生對探究活動的新
鮮感。 |
|
|
|
|
|
 |
有些學生只積極投入參與實驗課,對於一些例如討論實驗原理和分組訂定探究 |
|
計劃等靜態的課堂,表現不太認真。 |
|
|
|
建議解決方法: |
|
|
|
利用同儕合作的影響,維持學生積極參與任何形式的課堂。所有活動(包括討論課堂)以小組形式安排,特別安排專注力較強與較好動的學生同組。給予獎勵與勇於提問或回答問題的組別(例如:蓋印仔),於每個學期表彰最佳表現之組別一次。 |
|
|
 |
課堂時間不足。教師工作繁多,未必能抽空為各組同學提供個別指導。 |
|
|
|
建議解決方法: |
|
|
|
以班為單位進行探究活動。找出探究問題(班)->訂立假設(班)->設計實驗(班)->進行實驗(小組)->分析(小組)->結綸(小組) |
|
|
 |
老師預先試行實驗,以肯定實驗能順利完成和得到預期的結果。同時,老師也 |
|
可於試行實驗時找出須特別注意的地方。 |
|
|
 |
老師可能慣用英文表達科學的專有名詞,例如:control及variables,未能即時翻 |
|
譯成中文,這會影響師生討論的流程。宜預先查閱有關的中文用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