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共構傷殘人士的社區生活故事

作者: 秦安琪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及青年研究與實踐中心主任
最後更新: 13/11/2013

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秦安琪現為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亦為該大學的青年研究與實踐中心的主任。無論在前線或教育工作的歲月,秦安琪與家長、教師及社會工作者等一同探索有關輔導,管教,兒童成長、及家庭暴力等議題。近年醉心敍事理念,為推廣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及中國內地的敍事治療而努力,曾提供和主講相關的工作坊及課程,並發表有關的研究和出版。

秦安琪博士

 

一個「問題」的根本到底是甚麼?「問題」的出現,其實也可以是正面的,讓我們會想辦法使這個問題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可惜我們往往就是被這些「問題」影響著,特別是當我們已預設了某些字句去形容「問題」,例如是「傷殘」中的「殘」字。結果,我們便會開始思考「究竟甚麼是正常或不正常?」、「我有肢體殘障,所以我是不正常嗎?」等疑問。這些疑問的出現是因為我們會嘗試透過不同方法去「量度」自己,不過很多時候都並非自己用一把「尺」,而是被社會放在一把「尺」上面去量度,從而得出一些對自己的評價。

「傷殘」通常會被社會視之為一個「問題」,社會像是在告訴我們甚麼是「正常」和「不正常」,以及甚麼是「普通人」和「傷殘」,於是我們用了這標準去判斷自己,「傷殘」就有如身體被塗上特別的顏色,使生活與普通人的顯得不同,將之與普通人隔離。這裡引伸出另一個反思:究竟是誰人訂下這把「尺」的刻度?誰人訂下那些所謂「正常或不正常」的標準?當我的身體跟其他人有點不同的時候,我就相等於「有問題」嗎?我符合「正常」的標準嗎?

其實,人人都會有不同的問題,肢體傷殘只不過是其中一樣,我們不希望會被這些問題影響自己及身邊各人的生活,這些問題也並不足以迫使自己與其他人隔離。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很多故事,除了那些「問題」的經歷或「傷殘」的故事之外,當中還有很多其他故事,以及生命的盼望,也許是沒有太多機會講及。究竟當我們受到問題影響時,我們怎樣將生命盼望呈現出來呢?這正是我們希望從「敘事治療」中做到的:我們不只是聆聽關於「問題」或「傷殘」的故事,更重要是透過這些敘事,我們亦會聽到主角的生命中美麗的故事和生命盼望。

「敘事治療」其中一個手法是「迴響」。由見證人聆聽主角的故事,並留意當中1) 觸動、印象深刻的片段、形容詞、字句等;2) 主角的形象:主角是怎樣的一個人、所持守的是甚麼價值信念;3) 共鳴:使你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驗;4) 體會:過程讓你經驗到不一樣或有所體會的地方。在對話完結後,見證人可就主角的分享作出回應、分享、甚至討論 ── 這就是共同參與的「迴響」。見證人也許會發現由一些可能是由「問題」開始的故事,如果我們起初只集中在「問題」或「傷殘」一處,很容易便會忽略了其他美麗感人的片段,以及當中的生命盼望、堅持和愛。這些被遺忘了、忽略了的片段會讓人感動,並為生命帶來共鳴及正面的力量。

事實上,我們深信「人」並不是問題本身,「問題」本身才是問題。因此,透過敍述自己選取的故事,重新尋找當中的希望和意義,從而重新建構一個新的人生故事去影響自己、影響身邊的人,這就是「敘事治療」最希望能夠為被傷殘影響的人士帶來不一樣的生活。

共構傷殘人士的社區生活故事

 

本文轉載自《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版權屬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翻印。

 

按此返回《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