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傷殘人士家庭互動模式的探討

作者: 鄭燕萍小姐 香港認知治療學會臨床督導主任
最後更新: 13/11/2013

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鄭燕萍小姐現為社工,認知治療學會臨床督導主任。擁有十多年學前教育及特殊兒童早期教育和訓練工作經驗。對於處理家長情緒,及因為他們的子女的特殊情況而產生的困擾具豐富經驗。近年,鄭小姐專注在運用認知治療的方法帶領家長情緒困擾的小組,並提供臨床示範和督導。

 

雖然現在社會上的歧視眼光已經減少,但是我們有時仍然會以一種「可憐」的眼光去看有特殊需要孩童及他們的家長。然而,家長真正的需要是社會「明白」他們,而絕非是「可憐」。我們提供社會服務給家長時,「明白」家長的感受和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應該從「走入他們的世界」開始。

要走入家長的世界,就是要先了解他們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子女時的心路歷程故事。家長面對的負面情緒和壓力並非短期,而是持續及終身的心理適應和負擔;因此他們要學懂怎樣去面對子女的殘疾或健康狀況,怎樣與這些負面情緒相處。家長的感受和情緒會有不同階段和歷程,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在不同階段中照顧他們的需要及感受。

即使有豐富照顧子女的知識和技巧,親子間仍然會因為家長的負面情緒而引起衝突,唯獨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達致良好的親職表現和親子關係,讓子女健康成長。認知治療行為管理技術就是一種方法,可以有系統地介紹給家長,透過個人或小組形式,與家長一起去檢視他們面對子女時,察覺到他們的認知模式及習慣怎樣影響著自己走向負面情緒,導致不能有效地運用親子技巧,到最後就越來越感到無能為力,由此醒覺再重新學習。認知治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念是,傳授有關的認知技巧後,家長能夠幫助自己去管理情緒。

從認知治療角度看,負面情緒主要是從三方面產生出來:思想陷阱、背後的不良思想規條、以及根本的核心信念。首先,「思想陷阱」是個人面對壓力情景時出現的即時負面想法,這些都是有習慣性的想法,像開關掣般,帶動家長的情緒、行為、甚至是身體反應,捲入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在那些「思想陷阱」的背後,是個人從小透過經驗所學習的一些僵化或不理性的規條及假設。這些規條或假設並不單止應用到自己身上,還會應用在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很多時候,就是這個部份令到家長最困擾;因為他們對自己作為父母總會有一些期望,本來這些期望是沒問題的,但當與有特殊需要的子女糾纏時,這些期望就會很容易引致負面的情緒,亦使「思想陷阱」變得更大。最後,根本的核心信念所指的,就是家長怎樣評價自己,這是個人對自己及別人作出的一些整體負面評價。

每個人都會有「思想陷阱」,認知治療的目的在於幫助家長找出他們習慣性的思想陷阱,分析這些陷阱對他們的影響。最理想的是能夠分辨出他們的思想陷阱所屬類型,並且加以針對介入。思想陷阱類型共有九個,包括:

  1. 「攬晒上身」:即「個人化」思想;每當出現問題時,有這種思維的人往往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並認為是自己的錯;
  2. 「貶低成功經驗」:這些人把成功的經驗歸因於別人的身上,並認為這只是僥倖,或沒有甚麼了不起,卻沒有欣賞自己的努力所至;
  3. 「打沉自己」:這些人不斷向自己說負面的說話,以致意志消沉;
  4. 「大難臨頭」:把事情的嚴重程度跨大,推至「災難性」的地步;
  5. 「感情用事」:以感覺作判斷或結論,忽略事情的客觀事實;
  6. 「妄下判斷」:在沒有甚麼理據下,把事情的結果推斷為負面;
  7. 「怨天尤人」:推卸責任,凡事歸咎他人或埋怨上天;
  8. 「非黑即白」:即「絕對化」思想;事情只有一個絕對的結果,不可能存在其他可能性。換句話說,這些人對事情的看法只有是或不是、錯與對,中間沒有灰色地帶;
  9. 左思右想:面對事情不夠果斷,猶豫不決。

認知治療會透過「身心思維自我分析表」去介入「思想陷阱」,幫助家長分析自己面對事件發生時的四種反應:思想、情緒、身體及行為。透過認識自己這些反應,家長可以明白到固有習慣的想法如何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應,繼而在日常生活中對有特殊需要子女做出不恰當的管教行為,逐漸演變成一個循環,長遠地影響著照顧子女的情況及自己的情緒健康。了解自己的身心思維後,家長可以運用「五常法」去應付這個情況:

  1. 常留意身體警告訊號(是否心跳急速?)
  2. 腦袋停一停(先冷靜,放鬆下來)
  3. 自我反問(我這樣的反應是否對兒子/女兒有幫助呢?)
  4. 分散注意力(離開現場)
  5. 常備聰明卡(提醒自己「我的情緒就是孩子的情緒」)。

家長學懂在日常生活中重複運用這套方法去面對照顧子女的不同情況,使之取代思想陷阱成為習慣性的認知模式,自然可以減省不少親職衝突,也減輕自己作為照顧者的精神壓力。

總結而言,認知治療教授家長的,是管理自己情緒的技巧,填補單純掌握育兒技巧和理論的不足。透過認知治療,家長可以認清他們的思維模式,跳出思想陷阱,處理好日常生活情境中,因孩子弱能問題所引伸的情緒壓力;鼓勵他們放寬固有但不必要的思想規條,更能接納孩子的缺憾、接納自己的限制;以及能夠面對失落,調適期望。最後,希望家長們能夠重整對自我的評價,建立新經驗,享受親職的樂趣,重塑人生意義。

 

本文轉載自《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版權屬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翻印。

 

按此返回《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