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的特色及應用要點

作者: 香港傷健協會
最後更新: 07/05/2014

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製作背景

2008年8月31日,中國簽訂《殘疾人權利公約》成為締約國,公約條文同時適用於香港。公約的宗旨是促進、保護和確保所有殘疾人士能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並促進對殘疾人士固有尊嚴的尊重。

然而,2011年,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發表的《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態度基線調查2010》卻指出,雖然香港市民一般認為平等機會是重要的,但對殘疾人士的負面標籤、定型觀念和偏見仍然普遍:

  • 超過50%受訪者認為有殘疾的員工適合做簡單而又重覆的工作,仍然有很多人堅信有特定殘疾的人士就表示他們有一定程度的無能或依賴別人。
  • 超過40%受訪者不同意有殘疾的學生入讀普通學校會比入讀特殊學校更為理想,亦不同意他們有就讀一般公立中學的權利。

平機會於2012年度公布的投訴個案中,57%是關乎殘疾歧視的,當中不一定是設施的問題,不少的根源是與管理設施、提供服務及督導人員的身上。負面的社會態度阻礙殘疾人士融入社群,只要偏見和定型觀念等負面態度依然存在,殘疾人士便不可能獲得完全和公正的接納。

因此,在推動傷健共融的路上,環境設施上的協調固然需要繼續,人的心靈工作亦應全力啓動。唯有增加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之間的接觸及產生感情連繫,才可以改變態度,減少偏見。要達致真正的傷健共融,是時候從傷、健人士並肩參與(Attendance & Participation),邁向推動傷、健人士的雙向交流(Interaction),彼此走近對方,建立友誼,在相處中了解雙方的特性、強項、需要,繼而達致互相尊重、互相欣賞和勉勵(Interdependence)。

教育是改變社會對殘疾人士的看法和態度的重要一環。從學生時期開始,讓兒童及青少年認識共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讓新一代學會尊重社會上不同能力的人士,培育正面的價值觀,香港社會才能走向一個公平、公義的未來。共融教育工作並不能單靠一間、兩間機構之力,必須透過不同界別、單位和教育工作者的協作和參與才能成功。

為了協助同工在學校推行共融教育工作,香港傷健協會與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特別編制《傷健共融活動教材》,提供實用的活動構思,將共融的訊息在校園內開始推廣,建立一個真正融和關愛、互相尊重的校園文化,繼而普及至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

 

活動教材設計要點及特色

此活動教材不單闡述共融的概念及閱讀資料,並透過「角色體驗」、「交流討論」及「主題探究」的教學活動方式,將實踐共融的核心價值「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平等機會Equal Opportunity」、「非類別化Non-Categorization」和「非分離化Non-Segregation」介紹給學生,特別適合中學教師於通識科、公民教育科、德育科等課堂應用,或配合學校的學習主題,設計成學生的課外活動,作為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豐富學生的生命體會。

活動教材共有三個部份:

  • 第一部份為教學資源,提供有關傷健共融的知識和資訊,方便老師向學生講解相關理念;
  • 第二部份為共融教學活動,包括活動內容、學習重點、注意事項、延伸討論及相應教材,老師可因應學與教的需要將活動融入課堂設計當中;
  • 第三部份為教學活動工作紙,方便老師推行共融教學活動,於校園內建立共融關愛的環境。

活動教材特色

  1. 針對通識科、公民教育科、德育科等課程及其他學習經歷設計的實用教材
    • 本活動教材之設計切合學校通識科、公民教育科、德育科等課程及其他學習經歷的需要,為老師的教學提供實用的教材;亦可於班主任課或正規課堂以外使用,老師掌握有關傷健共融的理念之餘,提供各項活動式/探究式的主題學習活動,有效培養學生有關共融的價值觀;
  2. 切合學校實際環境需要
    • 本活動教材建議的活動主要以小班模式推行,一班約四十位學生可同時參與,時間以一至兩節課堂為限,方便老師在班房內及課堂上應用;
  3. 以活動形式進行,著重學生們的討論和反思以帶出傷健共融的概念
    • 利用互動的活動引領學生反思有關傷健共融的價值觀,從討論中了解傷健共融的核心價值、態度和意義等社會議題;
  4. 提供教材物資供老師靈活應用
    • 活動教材內附有建議活動所需的物資樣本,老師可加以剪裁及增減,並自行印刷以配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需要。 

 

帶領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解說和討論時的技巧

在應用本活動教材時,老師必須留意以下原則:

  1. 清楚訂立活動規則、角色和責任
    • 活動開始前,宜先與學生訂立規則,澄清各人的角色和責任,例如互相尊重、先讓別人講完才發言、保密、不取笑別人或作負面批評等;
  2. 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參與
    • 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平均參與,為較沉靜的學生製造參與活動及討論的空間,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3. 以學生為活動核心
    • 應擔當促進者的角色,先讓學生思考並表達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分析、反思和交流,然後在活動結束前,才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從中建構知識;
  4. 尊重學生的發言和分享
    • 由於活動可能觸及學生的感受和想法,應容許學生有權選擇是否發言和分享,並應該尊重學生分享內容的多少或深淺;
  5. 持開放接納的態度
    • 在帶領活動時,應容許學生持不同觀點,避免說話太教條化或帶批判性,著重學生的思考歷程,而不是對與錯或解決問題;
  6. 做一個良好的聆聽者
    • 用適當的態度及回應來表示尊重學生的分享,專注聆聽,認真地考慮他們的意見;
  7. 正面鼓勵學生的參與 

 

保持活動的趣味,並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正面鼓勵學生的參與,如同學鼓勵的掌聲、老師的讚賞、派發小禮物等。

另外,本活動教材著重學生們的討論和反思,因此,活動後由老師所帶領的解說是活動成效的關鍵。透過有效的解說,學生能夠將活動中的體驗轉化為知識和技巧,而活動延伸的討論更能協助學生將之深化為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一般而言,解說有以下的幾個步驟:

  1. 與學生一同回顧活動過程發生的事情;
  2. 協助學生整理當中的感受及思考活動的意義;
  3. 反思相關的體驗及總結學習的經歷;
  4. 思考如何從生活中應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

 

而在帶領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時,老師可以運用以下技巧,並刺激學生思考,加強活動對學生學習的效果:

  1. 持守討論的目標
    • 專注聆聽學生的分享,在不違反「持開放接納的態度」的原則下,引領學生圍繞活動的學習主題作出探討;注意學生所提出的論點和意見須與現實相符,讓討論內容真實和有建設性;
  2. 多問「為甚麼」
    • 鼓勵學生解釋自己的想法和立場,與學生探討背後的原因,提點當中的謬誤,並讓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個問題;
  3. 設計處境,豐富問題的思考內容
    • 利用處境式問題(例如:假如你現在身處……)幫助學生思考自己的立場和取態;視乎學生的情況,可適當地讓原有的情境變化(例如:對調角色、增加其他處境資訊等),激發學生深思問題的重點;
  4. 從不同的層面探索問題
    • 分設不同層面討論問題,由淺入深(例如:行動、技巧、策略)或由微觀至宏觀(例如:個人、家庭、社區、社會)等,挑戰同學的想法;注意過程中,須尊重彼此不同的觀點及意見;
  5. 預留整理經驗空間
    • 討論容易超出預算時間,所以需要好好掌握討論的節奏,並在完結前由老師自己或邀請學生綜合過程中不同角度的分析及考慮,適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再次提醒學生重點不在討論的結果,而是思考的過程和經歷。

共融活動情況

 

本文轉載自《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版權屬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翻印。

 

按此返回《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