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讓自閉症學生融入主流學校(二)老師要具備的態度、知識和技巧

作者: 陳瑞紅
最後更新: 07/08/2014

前言: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於04年得到教統局的資助,出版了〈教育心理學實用手冊〉一書,書中文章由教育心理學家執筆,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議。本文正是該書的其中一篇文章。

自閉症學童的其中一個特色,是「重複而刻板的行為模式」,他們如果遇到與平日不同的生活程序,但會不知所措,甚至會出現情緒波動和問題行為。主流學校如何支援自閉症學童?本文列舉了一些注意地方,讓同工參考。

 

續上篇

 

3. 教師要具備的態度、知識和技巧

教師在協助自閉症學生適應學校生活的時候,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他們必需要持有正確的態度、足夠的知識和技巧。

3.1 抱持開放接納的態度

面對班中突如其來的自閉症學生,教師可能會感到恐懼,束手無策,甚至抗拒,誤以為自己沒有能力教導他們,或以為他們根本不能夠適應主流學校的生活。

正如上文所述,自閉症學生的智力可以是正常的。一般來說,雖然他們在社交和溝通能力方面出現障礙,但是他們也可能有其特長之處,如有部分記憶力特別強、數學能力特別好,而且成績不一定比其他同學遜色。他們的行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矯正。教師必須抱著開放的態度去接納自閉症學生(Wing,1996),這樣才能夠協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3.2 掌握所需的知識和技巧

除此之外,教師需要了解自閉症學生的特徵,掌握相應的教學原則、策略和一般行為問題的處理手法,並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靈活變通。上文已略述自閉症學生的主要障礙和行為特徵。至於教學原則和方法方面,教師除了應用一般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策略之外,也可以考慮以下的建議(Janzen,1996;教育署,2001;教育署,2002)

(一) 建立有系統的學習環境

由於自閉症學生對陌生環境和轉變容易產生焦慮,因為需要為他們建立有規律的學習生活及有系統的學習環境,使他們比較容易適應,減少可能出現的情緒問題。

教師可以預先讓他們熟悉校內環境和教師,並且為他們預備一個較詳細的個人時間表,列明上課時間、任教教師、地點、所需課本和物資(如體育服、工衣、顏料、工具)等等,這些準備工作對於一個剛剛升上中學的自閉症學生尢其重要。

 

(二) 安排有組織的學習活動

教師要為他們安排有組織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清楚掌握其學習程序,例如預先告訴學生在課堂中將要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時間分配和活動形式,這會有助他們跟從課堂進展和參與課堂活動。

教師應該特別留意分組活動的安排,可以考慮安排多一些樂於助人、與他們比較熟絡的同學進行分組活動,以便提供適當的協助。由於自閉症學生在社交和溝通上有障礙,教師可能需要在他們所屬的小組中有比較多的參與,例如協助他們安排分工、討論等,從而使小組運作暢順。

 

(三) 預告轉變

如果情況許可,教師可以預告學生將會發生的轉變、原因和性質,例如更改上課地點、有其他人觀課、走火警等,這些措施都可以減低他們出現情緒問題的機會。

 

(四) 多用視覺提示

由於很多自閉症學生的視覺辨識能力比較強,對具體看到的圖像資料比較容易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多引入視覺元素幫助他們學習,這些元素可以提醒學生所需要跟從的程序和規則,例如在學生的桌面上放置一個個人時間表、課堂上的規矩清單等等。

 

(五) 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自閉症學生在認知方面比較難掌握事物的相關性,偏向著重事物的某些部分或細節,未能夠掌握重要部分和整體概念,也不擅於聯繫事情,歸納成有意義的概念或因果關係。另外,他們的想像力也比較弱,不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

因此,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概念盡量具體化,並利用腦圖(mind map)、概念圖(concept map)等思考及組織方法,去刺激他們的聯想力,教導他們把事物有意義地聯繫起來(Buzan & Buzan,2000)。

 

(六) 簡明直接的指示和教導

由於自閉症學生在溝通上有一定程度上的障礙,語言理解力比較弱,難於掌握指示和要求,教師因而需要給予簡明直接的指示和教導,盡量避免使用艱深複雜的語句或比喻來作指示,並且要經常評估學生對教師的說話之理解程度。

 

(七) 給予足夠的時間作回應

由於學生在處理語言信息上容易有障礙,他們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理解別人的信息,因此教師需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鼓勵他們主動回答,而不要急於替他們回答問題或不斷重複口頭指令。

 

(八) 善用其興趣

自閉症學生的興趣比較偏狹,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被動,而週遭環境的聲音、事物和個人的意念也容易使他們分心,以致他們很難投入課堂活動。

因此,教師需要留意學生的興趣,「投其所好」地設計學習活動,或不時獎賞他們,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或可以利用畫圖作為獎賞的方式。假如他們非常喜愛公共汽車,可以藉公共汽車所到的地區去教導他們香港的地理情況等。

 

(九) 善用電腦輔助教學

教師可以考慮多利用電腦輔助教學,因為自閉症學生多喜愛機械式的活動,而且電腦教學也比較容易配合個別化教學,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採用多感官學習活動,讓學生同時可以運用視覺、聽覺及觸覺去加強學習經驗。

 

(十) 提供個別輔導和個別學習計劃

自閉症學生需要比較多個別的輔導,教師因而需在課程和評估要求方面作出一些調適。教師甚至需要與其他同工一起為自閉症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並且經常交流教學方法,定期檢討學生的學習進展和適應能力。

 

(十一) 適當地運用獎懲

在處理自閉症學生的各種行為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抱持諒解的態度,但是這卻不代表縱容或置之不理,因為他們跟一般學生一樣懂得測試教師的「底線」。教師可以考慮利用適當的獎懲來改變他們的行為(Leaf &McEachin,1999;Maurice, Green,& Luce,1996)。

另外,要有效處理他們的行為問題,教師之間要用一致的處理手法。自閉症學生很多時候會表現得比較固執,教師要辨別哪些是可以容忍的行為,哪些是必需要改變的行為,以免弄巧反拙,例如教師可以容許他們選擇固定的座位、間中作出一些古怪但無傷害性的動作或聲音,但是卻不能夠讓他們隨意搗亂教室秩序或擅自離開教室。

當學生作出這些不被允許的行為,教師應該將他們抽離教室處理,以便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向他們解釋清楚課堂的要求,並給予適當的教導和適合的懲罰。

 

(十二) 教導社交常規

上文曾經提及自閉症學生缺乏社交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訓練他們的社交技巧,擴闊他們的生活圈子,協助他們與他人接觸,從而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

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社交故事」(Gray,2000),以故事的形式講解不同社交場合應有的社交行為和態度,幫助他們明白一些社交常規。另外,自閉症學生一般比較難理解別人說話或行動背後的意思,以及不明白別人的感受,教師也可以訓練他們心智解讀(mind-read)的能力,引導他們明白別人在不同處境的思想和感受,教導他們適當的社交回應(Howlin, Baron-Cohen, & Hadwin, 1999)。有關這方面的討論,讀者可以參考本手冊 〈自閉症學生的社交技能〉一文。

總括而言,要真正容納和教導自閉症學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開始的時候,會遇到種種困難,有時甚至看到學生的情況倒退。因此,教師切忌期望學生的問題可以即時得到改善。相反,教師在教導自閉症學生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持之以恆,才能夠見到成效。

Q: 光憑教師的協助,自閉症學生便可以順利融入主流學校嗎?

為了真正幫助自閉症學生,教師不但要直接教導他們,更要動員他們的同學和家長幫助他們。教師需要在校內和班中營造關愛的學習環境,使自閉症學生可以在一個安全和接納的環境中成長。同時教師也必須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絡,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的關係(Wing, 1996),以便了解和檢討學生的學習進展,並商對策,採用一致性的方法來教導他們,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書目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uzan, T., & Buzan, B. (2000). The mind map book. London: BBC Books.

Gray, C. (2002). My social stories book.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A practical guide. West Sussex, England: Wiley Press.

Janzen, J. E. (1996).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autism: A practical guide. Texas: Therapy Skill Builders.

Leaf, R., & McEachin, J. (1999). A work in progress: Behavior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 curriculum for 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autism. New York: DRL Books.

Maurice, C., Green, G., & Luce, S. C. (1996).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ustin, TX: PRO-ED, Inc.

Wing, L. (1996). The autistic spectrum: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London: Constabl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3).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 Geneva: Author.

協康會(1997):《自閉症兒童訓練指南(1-4冊)》,香港:協康會。

黃嚴麗慈(2000):《衝破障礙—自閉症兒童家居學習課程》,香港:突破出版社。

教育署(2001):《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香港:教育署。

課程發展議會(2001):《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全人發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教育署(2002):《特殊學校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計劃指引》,香港:教育署。

 

本文轉載自

教育心理學實用手冊

鳴謝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授權轉載

 

資源下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