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醫生、家庭治療師及電台節目主持的開心爸爸,育有兩名兒女,多年來致力推動以家庭為本的親子教育。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以及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自從有了孩子,生活變得忙碌而充滿挑戰。有擔憂,有喜樂,我也改變了許多,並很認真地在跌跌踫踫中學習如何當個稱職的父親。孩子,讓我們以家長身份再一次經歷成長。我們認為昔日的自己做得不當的、選錯了的,寄望今天能引導孩子不再重犯自己的錯誤,做個比自己幸福和優勝的人。於是,我們會在能力範圍內為孩子提供最好的,規劃理想的成長藍圖。
未能為孩子提供應有的支援,自會遺憾,但是,假若事事都安排最好時,又可能會寵壞孩子,令孩子的價值觀脫離現實,不懂珍惜,漠視他人。我們要提醒自己不應過度保護孩子,但心底卻多麼不願見到孩子受挫折呢!
所謂的成長藍圖,又有否按照孩子的個性、興趣和能力去規劃呢?當孩子做不到我們的要求時,我們會作出調整,還是加力迫令孩子跟從計劃呢?要有效地處理成長的種種問題,明智地作抉擇,我們多會參考自己的成長經驗,翻閱親子書籍,請教朋友甚至專家,但首先要做的,其實是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真正理解其需要與期望,才去想辦法。希望大家能像我般,懷着謙卑而積極的精神,與孩子同行,共同度過成長的黃金歲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