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成立於1965年,是專注發展精神健康服務的非政府社會服務機構。新生會致力透過專業服務、社會企業、推動互助及家屬支援,為精神病康復者爭取平等機會,協助他們改善生活質素,以達致全面融入社會。


相信沒有人會否定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研究指出,父母的情感關愛 (parental warmth and care) 與孩子應對逆境的能力、自我價值和能力感、以及自我調節能力有關。要在親子關係中展現出情感關愛,其中一個好方法是優質的親子時間。
顧名思義,親子時間就是花時間與孩子相處。但何謂優質的親子時間?如何在這段時間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情感關愛?
要做到「優質」,我們必需讓孩子享受其中,感受到父母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以及父母的認同。有些父母會說︰「我會與現正就讀幼稚園的兒子一起數數,陪伴讀小學的女兒練習鋼琴,這不都是親子時間嗎?」但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太喜歡數數或練琴,他們又如何能享受其中?過程中一旦出錯,父母或許就表情大變、甚或破口大罵,孩子又如何能感受到父母的欣喜以及認同?
因此,在優質的親子時間中,父母要考慮孩子的喜好與興趣︰可以與孩子一起玩他們自行選擇的玩具或活動,又或傾談一些孩子喜歡的話題。過程中走進孩子的世界,多以擁抱、拍膊頭等身體接觸去展現愛意。儘可能不說教、不批判,讓孩子盡情投入。
最重要的是︰專心!試想當您與親愛的人相約到心愛的餐廳用膳及談天,但對方的眼睛總是盯著智能電話,對您所分享的心事以及眼前的食物好像「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您會有何感受?
請全神貫注地投入親子時間當中,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是您當時眼中的「唯一」,孩子就能從中感受到您的情感關愛。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親子時間當然越多越好。但父母也需要平衡自己生活中不同崗位的需求,不能自我要求過高。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發的 3P 親子「正」策課程指出,頻密地每天進行兩至三次、每次短至兩三分鐘的親子時間,已足夠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就算工作非常忙碌,未能與孩子見面,您也可以在小休時間致電孩子,全神貫注地與孩子談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在忙碌之中依然會惦掛、關愛自己。
還記得曾經見過一位5歲的小朋友在其中一節遊戲治療中指著玩具說它不開心︰「佢想爹吔媽咪一齊玩,不過,佢地要返工呀……」孩子都渴望著得到您的時間、您的情感關愛。今天在什麼時候,您可以「優質」地與心愛的他或她共處呢?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