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with Care分享有道】孩子認識了網友!?

 

 孩子對待虛擬世界的朋友同樣用心!理解及保護孩子的赤子之心。

 

生活案例

 

本頁內容 :

1. 為什麼孩子會在網上社交?
2. 認識常用的社交媒體(Instagram, TikTok(抖音), Twitter, Weibo, Snapchat)
3. 社交媒體或會削弱孩子信心及導致焦慮?
4. 簡單小貼士

 

1. 為什麼孩子會在網上社交?

根據家福會在2016年的調查報告,受訪的1,500多位學生中,有多達98.7%表示流動電子裝置最常是與朋友溝通。網絡世界的確帶來許多方便,讓我們可突破時空限制,透過通訊應用程式隨時隨地與人交流,甚至與其他國家的人聯繫。透過社交平台,我們更有機會擴闊社交網絡,認識生活圈子外的人,以豐富閱歷及見識。而且,在一些社交平台的群組或粉絲專頁,更容易找到有共同嗜好的人,如愛玩一樣的網上遊戲或喜歡同一套電影的知音。面對素未謀面的網友,有些人會覺得沒有現實的包袱,更能暢所欲言。

參考資料: 「e學習.伴同行」家長講座(二):兒童私隱與網絡文化

 

你的子女或會因以下心理需要而從網上得到滿足感,然而這些心理需要有其他的滿足方法。作為家長,可以針對這些需要及滿足方法,與子女交流並尋求適合的滿足方法。

心理需要

從網絡上滿足的方法

其他從生活滿足的方法

外貌、身型及形象得到認同 由於在網絡能隱藏自己的身份,他們能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從而得到朋友或網友的認同 朋輩認同他們的外觀及形象

透過與人相處而認識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

歸屬感 參與大多數青少年的網網上活動,如以特定通訊應用程式溝通、跟自己的圈子使用同一社交平台

在網絡遊戲中與人組隊、參加公會及聯盟

在社交平台與人分享生活點滴或發布自拍照,從而得到別人的關心及回應

在網絡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從良好的親子、朋輩及師生關係中,分別建立對家庭及學校的歸屬感

積極參與定期舉辦活動的團體,如教會、童軍及義工隊

 

2. 常用的社交平台

以下是一些香港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平台,家長不妨多了解並親身試用。

  • Instagram
    • Instagram(簡稱為「IG」)讓用戶以不同濾鏡效果修飾相片,並加上地點、人物或自訂標籤以方便用戶篩選需要的資訊。近年亦新增限時動態功能,用戶發布的限時動態會於24小時後消失。
  • TikTok(抖音)
    • TikTok讓用戶選擇歌曲,配合錄製15秒鐘或以上的片段,製成類似音樂錄影帶的作品。各地用戶可以在片段留言或追蹤喜愛的用戶,廣受內地和外國用戶歡迎。
  • Twitter
    • Twitter讓用戶發布不多於280個字符的帖文,稱為「推文」。用戶可以再為推文加入相片、片段及人物或其他帳戶標籤,亦可以重貼其他用戶的推文。Twitter公司會統計最多人重貼或反應的推文,將之列為成為熱門話題,讓感興趣的人更易接觸到最新動向。
  • 微博
    • 微博除了可以發布140字元以內附有圖片或標籤的帖文外,更可讓用戶追蹤名人或網絡紅人。這些網絡紅人可以在微博上與支持者互動,甚至辦抽獎活動,以吸引更多支持者追蹤。
  • Snapchat
    • 當用戶在Snapchat上新增好友,彼此就可以互相傳送文字、相片或貼圖,但這些訊息已讀後會立即消失。Snapchat會統用戶與其他用戶每日的互動次數,若互動連續以日計,所顯示的「火把」不會熄滅,以鼓勵用戶持續每天互動。

3. 社交平台或導致孩子缺乏信心及焦慮?

使用社交平台對孩子的影響有好有壞。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的研究顯示,透過社交平台追蹤新聞的年青人,在識讀能力上較使用傳統媒體的年青人稍優。作為「數碼原居民」的孩子,以電腦、數碼遊戲與互聯網語言為「母語」,使他們接收和發放訊息的速度快,擅長同時處理多項工作。這些都是電子世代的優勢。

可是,這些「數碼原居民」會將分享資訊的先後與受人推崇的程度連結起來。他們有可能將自我價值建基於社交平台上,將自己與他人在社交平台上的成就比較,容易受社交平台上的事情而致焦慮。另外,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一項2017年的研究指出,Snapchat和Instagram這些以分享相片為主的社交平台,或會對外貌較缺乏自信的年青人造成心理負擔。而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由於比較在意別人對自己在社交平台的評價,容易因為上載內容沒有特到關注,而產生空虛孤獨、冷漠、有壓力、憂鬱和自卑的感覺。

 

4. 簡單小貼士

1. 家長可了解子女常用的社交媒體,並關心子女網上交友的情況。
2. 鼓勵並協助子女建立平衡的網上社交和線下活動時間,避免讓社交平台成為生活單一元素。
3. 引導子女了解到許多網上看似完美的網友可能是精心經營形象,不必因自己的現實或網上形象不完美而過分焦慮。
4. 提醒子女不宜與素未謀面的網友視像對話,亦要避免相約或應邀與網友外出見面。即使雙方互為可信,約會仍需小心謹慎:盡量到公眾場所見面或請其他朋友同行,事前亦應告知朋友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