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講故事技巧

在英格蘭的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多感官講故事技巧跟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講故事,有助他們學習。究竟什麼是多感官講故事?

多感官講故事最特別之處,是在過程中能邀請聆聽者一同參與,一起講故事。多感官講故事方法,能帶給學習困難的兒童愉快閱讀學習體驗,在輕鬆氣氛下支援他們讀寫能力的發展。家長不妨嘗試使用,利用口述故事,又或者利用不同感官活動,改編現有的故事成為多感官版本,跟孩子們一起閱讀學習,共渡開心甜蜜的親子閱讀旅程。

多感官講故事簡單來說是一種強調以口述敘事方式講故事的方法。父母不只簡單地把故事講一遍,而是鼓勵孩子運用所有感官去體驗學習,有助他們記憶所學事物。如能利用加工的實體書及在電子工具上(如iPad)設計互動認讀活動,成效更為理想。

小朋友能透過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及味覺,在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學習 。電子工具則可作為媒體,圖文並茂,讓小朋友重複辨認書中的重要字詞,鞏固所學。講故事的地點,可以是在家或戶外進行。因形式多樣化,家長可以在任何或長或短的空餘時間,利用身邊的不同物品跟小朋友講故事。多感官講故事這種講故事技巧強調互動。 因此,給予小朋友參與講故事過程中的互動機會非常重要。這種方法在發展兒童的溝通能力上具有一定成效,在英國、荷蘭、比利時等地方,已普及應用於培養特教生的閱讀學習。

讓筆者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相信不少家長也認識《金髮姑娘和三隻熊》一書。要用多感官講故事方法去演繹這一本傳戶曉的故事,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種方法,家長可預備以下物品:三個分別大、中、小的塑膠或者木製湯碗和匙羹;熱水、冰水、暖水各少許;三隻大小不同玩具熊  (利用任何毛公仔,貼上大、中、小熊樣貌也可以);以及三張不同大小的椅子。

在講故事過程中,每講到相關物品,便拿出來讓小孩子觸摸感受, 鼓勵小孩子跟著你講出物品的名稱,就算講不到也不要緊。父母還可以在講故事之後,在電腦上的word文件檔案,用表格分成六格,放上杯、椅子、床等學習圖片及文字。講完故事之後,讓孩子在螢光幕上重複辨認有關物品及文字,訓練他們文字的讀音。

家長還可以用泥膠,和小朋友在閱讀後玩搓泥膠遊戲,用泥膠搓出書中曾見過的人物或事物,例如:杯、碟、小熊等,訓練小孩子們的小肌肉,有助執筆寫字。這樣輕鬆愉快的多感官講故事學習過程中,便可以讓小朋友寓學習於娛樂,享受閱讀學習的無窮樂趣。

 

參考資料

Preece, David, and Zhao, Yu (2015). "Multi‐sensory Storytelling: A Tool for Teaching or an Intervention Technique?"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42.4: 429-43.

Ten Brug, A, Van Der Putten, A. A. J, Penne, A, Maes, B, and Vlaskamp, C (2016). "Making a Difference? A Comparison between Multi-sensory and Regular Storytelling for Persons with Profound Intellectual and Multiple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60.11: 104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