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負責制訂教育政策,確保香港年青一代能夠接受優質教育;並負責監察這些政策的實施情況,以確保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成效。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教育,目標是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教育制度,讓年青一代有充分機會發展個人的興趣和才能,實現抱負,並且對社會、國家以至世界作出貢獻。


「千萬不要我孩子蓋上『資優』這個標籤,他會被同學排擠的!」
「我怕孩子會變得自大自誇,鑽向牛角尖!」
「我不希望孩子面對許多無形壓力,的只想他快快樂樂地成長!」
「我家有個資優兒」,常常會令到很多家長既喜且憂。喜的是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聰敏過人。憂的是恐怕自己不懂得善加誘導,以致弄巧反拙。
其實,資優兒和所有孩子一樣,都是珍貴和獨特的。為人家長,只需要持平常心,不誇耀、不抗拒便可以了。天下家長都疼愛自己的子女,會盡心竭力,把最好的給他們。家長首要做的,是明白和接納孩子的特質和需要,只有透過解和溝通,才能給予孩子最適切的支持。抗拒和誇耀,只會引致曲解和種種負面的行為。
現代社會需求多元化的人材,資優的定義亦趨向多元化。「資優」不單指智能上的優異,還包括在音樂體育語文、數理邏輯、創造力、領導能力等範疇上的優異表現或深厚潛質。
希望這一課能為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使你們可以更有效地協助家中的資優兒盡展潛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你都知道資優兒有哪些常見的特徵嗎?
一般人認為善於邏輯推理、敏於創意解難的資優兒,都能從容地掌握課堂學習並有出色的表現。可是,有些資優兒的學習能力卻與學習表現毫不相稱。他們的學習表現不斷滑落,學業成績長期落後於同級的一般水平,有些甚至在行為、情緒上出現問題,他們的潛能完全不能發揮出來。
其實,「潛能未展」並不是單一的原因造成,而是基於家庭、學校、孩子三方面的因素,互為影響,日積月累而逐漸形成的。
一些資優兒的特質,可能會導致資優兒的發展出現偏差,亦容易惹來別人的誤解。
一些個人的因素,亦會影響資優兒的學習表現。這些因素包括:
不過,「潛能未展」這個現象並非不可改變。愈早察覺,從速採取適當措施,便愈快能把這個現象扭轉過來。
資料來源:教育統籌局心理輔導服務(專業支援)組
註:「教育統籌局心理輔導服務(專業支援)組」現名為「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務(香港及九龍)組」
原文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