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負責制訂教育政策,確保香港年青一代能夠接受優質教育;並負責監察這些政策的實施情況,以確保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成效。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教育,目標是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教育制度,讓年青一代有充分機會發展個人的興趣和才能,實現抱負,並且對社會、國家以至世界作出貢獻。


Adapted from Dr Sylvia Rimm (1995)
可從報章、電影、或日常生活中抽取事例,讓孩子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見解。
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開始,訓練他的專注力,規定他在時限內完成工作,鼓勵他努力達成目標,學會自律和負責任。
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藉逛書店、參觀博物館、科學館、展覽館等,擴闊孩子的知識領域,提昇他們的語文能力。
可用「腦力激盪法」或提出一些開放性而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意。
透過不同活動,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發揮潛能。
藉多元化的書籍如百科全書、時事週刊,趣味性的故事和輔助工具(如互聯網、錄像帶等),鼓勵孩子深入研究他感興趣的事物。
負面言行損自對,家長切記要避免:
教育局於二零零八年完成製作「潛能盡展資優兒」資源套,內容包括視像光碟、資料光碟及家長小冊子。其目的旨在讓家長和老師明白潛能未展資優兒的需要,並攜手合作,讓潛能未展的資優兒盡展所長。老師及家長可向學校或教育局資源中心借閱這個資源套。
資料來源:教育統籌局心理輔導服務(專業支援)組
註:「教育統籌局心理輔導服務(專業支援)組」現名為「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務(香港及九龍)組」
原文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