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讀寫困難?
讀寫困難是一種最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有讀寫困難的孩子,雖然有正常的智力和常規的學習經驗,卻未能準確而流暢地認讀和默寫單字,而這情況是嚴重而持續的。
一般來說,他們的記憶力較弱,信息處理的速度也較慢。他們的字形結構意識、語音處理、視覺及聽覺認知或列序等能力都可能較弱。
讀寫困難的特徵
- 口語表達能力較文字表達能力為佳;
- 閱讀欠流暢,並時常錯讀或忘記讀音;
- 儘管努力學習,仍未能默寫已學的字詞;
- 抄寫時經常漏寫或多寫了筆畫;
- 把文字的部件左右倒轉或寫成鏡像倒影;
- 較易疲倦,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去完成讀寫的作業。
家長角色
由於讀寫困難可能有遺傳因素,如家庭成員有讀寫困難,家長宜及早留意子女的學習情況。及早識別、適切的輔導和鼓勵,能幫助有讀寫困難的孩子跨越障礙,發揮潛能。
輔導策略
親子伴讀
識字的策略
- 清楚明確地教導筆順規則、字形結構、部首聲旁的功用;
多感官學習
- 利用兒歌、謎語和遊戲學習生字;
- 用手指在紙/沙紙/絨紙上臨摹;
- 運用不同的顏色筆寫字,來突顯某些部件的寫法;
- 把需要溫習的內容錄下來,通過反覆聽聽自己的聲音來加強記憶;
- 運用「看 - 讀+臨摹 - 蓋 - 寫 - 校對」的方法學習生字:先看看字卡,把字的筆畫或部件讀出來,同時用手指把字臨摹一遍,把字卡遮蓋,默出來,然後校對;
小步驟 - 重複練習
- 每週與子女選約五個詞語,每天利用約十五鐘的時間讀、默、寫那些詞語;
視覺組織圖
- 利用腦圖幫助理解及記憶,利用六何法 (何人?何時?何地?何事?如何?為何?) 寫作記敘文;
善用資訊科技
培養自由讀書習慣
- 與子女一起編訂作息時間表;
- 用顏色文件夾把講義及家課分類;
- 訓練子女獨立工作的能力。
家長的態度
信心
- 父母有一致的看法,互相支持,分擔責任;
- 不少成功人士都有讀寫困難,家長應對孩子的前景抱持樂觀的態度;
- 發掘及肯定子女的長處,鼓勵子女參加有益的聞暇活動,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
耐心
- 切勿強迫子女閱讀或書寫,要耐心地引導他們;
- 不單指出子女習作上的錯誤,同時也指出子女做得好的地方;
- 接納孩子的學習表現可能時好時壞,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鞏固所學;
愛心
- 留意子女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上是否感到壓力;
- 無須過份保護有讀寫困難的孩子;
- 切勿將有讀寫困難的子女跟其他孩子作比較。
家校合作
主動約見老師,讓老師了解子女的需要,反映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商討其他的輔導安排。
總括來說,家長如懷疑子女有讀寫困難的問題,可向老師或學校輔導人員提出,校方會利用有關的甄別工具和輔助教材,及早協助學生。
家長如需為子女尋求專業評估,亦可經由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作有關安排,或經醫生轉介至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
支援服務 常用查詢電話及網址
資料來源:教育局
原文出版日期:200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