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言語障礙?
學童常見的言語障礙,主要分為四大類:
- 發音問題
- 發音不正確,可引致說話混淆不清。如:把「手」說成「豆」;「羊」說成「良」等。
- 語言問題
- 在理解方面,因未能理解全部訊息而產生誤會,以致答非所問。在表達方面,因組織能力較弱,或缺乏應用詞彙說話令人難以明白。
- 流暢問題
- 俗稱口吃。說話時會多次重復某些音節、字詞,或將字音無故拉長;節奏太快或過慢;或張開嘴巴卻久久說不出話來。
- 聲線問題
家長的角色
在發音問題上
- 應接受子女的發音問題,多加諒解;
- 每天安排時間,陪伴他們進行發音練習;練習時,要針對錯音,由淺入深。從單字、詞語、句子、朗讀課文至日常談話;由建立技巧、運用以至類化階段,都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 多鼓勵及多稱讚,並提醒他們注意需要改善的地方,增強他們的信心及成功感;
- 避免模仿或取笑他們,更不應隨便責罵。
在語言問題上
- 家長宜多與子女交談,例如與他們討論家中或校內發生的事、喜愛的電視節目或在假日喜歡的娛樂等;
- 在敘述生活逸事或講故事時,可教導子女運用故事文法(如:時間、人物、地點、起因、想怎樣、怎樣做、結果和感想)來說故事;
- 鼓勵他們運用適當的詞彙來描述動作、圖畫或說故事;
- 用引導性問題,幫助他們思考及組織說話內容,加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在流暢問題上
- 如子女有口吃問題,家長要先建立他們說話的信心;
- 應耐心地聽聽子女說話;
- 提醒他們放慢說話速度;
- 提醒他們說話時,停頓要得宜,如在「圖書館」的「館」字後面停頓,比在「書」字後面停頓意恩來得完整;
- 提醒子女在說話時放輕咬字的力度或把字音輕輕拖長;
- 不要模仿或取笑他們;
在聲線問題上
- 子女聲音沙啞時,應提醒他們盡量減少大聲說話或大聲哭泣;避免用咳聲清喉嚨;
- 避免長時間說話,讓聲帶有時間休息;
- 少吃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要多喝開水、多吃水果末日蔬菜及多做運動,保持心境舒暢。
總括來說,家長在協助子女改善言語問題時,應體諒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要耐心地指導,不斷地鼓勵,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說話榜樣,並培養子女建立正確的說話習慣。
支援服務
教育局言語治療服務組為有溝通困難的學童提供言語能力評估及跟進服務。服務範圍包括:
- 評估有言語障礙學童的溝通能力;
- 提供校本支援服務;
- 為家長、教師舉辦講座及工作坊,提昇他們對學童溝通困難的了解,從而協助及支援學童改善溝通問題。
查詢
- 地址
-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 九龍九龍塘沙福道十九號 西座二四零室
- 下葵涌特殊教育服務中心 - 新界葵涌麗祖路七十七號四樓
- 電話
- 九龍及新界東:3698 3957
- 香港及新界西:2307 6251
原文出版日期:200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