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城於2000年成立,早年為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項目,其後於2002年註冊成為政府全資擁有公司。教城致力成為具領導地位的學與教服務平台,鼓勵教師、學生及家長追求終身學習。旗下的「家長童學」網站為家長提供可靠的資源及高質素的服務,協助子女成長學習,並達至均衡及全人發展。



試想想,當一位朋友與你分享一則網上突發消息,你會馬上相信嗎?可能很多人會抱有懷疑心態。但當三位朋友都向你分享同一則消息,你又會相信嗎?
我們每天在網絡世界接收到大量而且多元的資訊。當收到令人震驚的消息,許多人第一個反應都會轉發,與其他人分享。可是,網上資訊有真有假,而接收和發送資訊又非常容易,即使很多人都在談論同一件事,也不代表事件是真實。我們在相信網絡資訊前,要先停一停,核查事實。
根據浸大事實查核中心,虛假資訊可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Disinformation(造假資訊)」、「Misinformation(錯誤資訊)」和「Fake news(假新聞)」。
家長可觀看以下講座,了解更多關於虛假資訊的例子 - 「新媒體親職教育之明辨資訊真偽」講座(13:12-29:08)
「13億人都震呆了」、「XXX背後的真相竟然是……」,你又有看過以這些為標題的文章嗎?這些文章往往出自內容農場。
內容農場是指一些抄襲資訊或製造虛假資訊,沒有原創內容,又大量製作低質量文章的網站。這些內容農場沒有專業的專題記者,僅有專職的網絡小編,或是透過網絡機器人、網上翻譯機等拼湊出文章。內容農場的文章時有誇張的標題,或會選取貼近民情的資訊,以吸引讀者點擊。它們藉由發布大量資訊,獲得點閱率及廣告收益,以達到宣傳某種意識的目的。雖然内容農場的文章能引起讀者興趣,文章內容的真確性卻基本上為零。因此,當讀者發現資訊來自內容農場時,一定要抱有懷疑的心態,須另外核查事實,最好亦要避免造訪這些網站。
參考資料: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星島教育
愈來愈多學校認同資訊素養為廿一世紀所需的能力之一,開始培養孩子應對急促變化的資訊世界。培養資訊素養其中一環就是學懂如何收集正確資訊,辨別資訊真偽。
不管家長或孩子,都應學好資訊素養,以應對學習、工作和人生。簡單來說,資訊素養能夠提升我們解決困難的方式和思考能力,也能培養我們在辦識資訊的過程中抱懷疑的態度,繼而尋求答案、收集資訊、建立意見、分析來源,最後才作出決定。由此可見,擁有資訊素養的孩子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學習者,更是社會有貢獻和具責任感的公民。
擁有資訊素養不可一步登天,家長可定期透過「5S:Search and Select Information 慎選資訊」欄目一步一步學習。
1. 總覽:【5S 數碼家長】想孩子學得好,首先自己做得到!
2. 【5S:Smart Use of Technology 精明使用】 子女與網絡成癮的距離
3. 【5S:Stay Safe Online 安全上網】如何得知孩子在網上被人欺負
4. 【5S:Secure Data 保護資料】保護個人私隱,小心被看透!
5. 【5S:Share with Care分享有道】教你遠離網絡欺凌
關鍵字詞: 5S數碼家長 |慎選資訊 |Select |Search and Select Information |虛假資訊 |Fact check |事實查核 |FC |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