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社會服務部教育心理學家。致力支援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如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及發展遲緩等,亦為學校課程發展及教師訓練作顧問,並擔任教育局教師培訓講座主講。現為自閉症人士福利促進會(義務)副主席。



正向心理學由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Martin Seligman於1998年開始提倡,其中有不少元素可讓家長和老師參考。其中,Peterson和Seligman(2004)總括6大種美德(virtue),並延伸為24種正面特質,稱為「個性優勢」(character strength),重點與中國傳統價值不謀而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家長和老師可以欣賞孩子獨有的個性,無須只用單一把尺去量度每一個孩子。按孩子的能力、想法和感受,培育上述6大美德,有利減少孩子的負面行為,並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促進利他行為和學習表現(Park, 2004)!
值得留心的是:家長應按孩子的發展階段,一步一步的培育孩子的不同優勢,例如,面對幼童至初小學童,家長可先幫助孩子對身邊事物感到感恩、盼望和愛護;隨著孩子成長,家長可慢慢發展其他需要較高認知能力的元素。同時發展多項不同的特質,可能令孩子吃不消。
Park, N.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91, 40-54. Doi: 10.1177/0002716203260079
Park, N., & Peterson, C. (2006).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happiness among young children: Content analysis of parental description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7, 323-341. Doi: 10.1007/s10902-005-3648-6
Peterson, C., & Seligman, M.E.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