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愛於1953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明愛家庭服務每年為超過一萬個有困難的個人及家庭提供協助,以專業介入手法,提高個人及家庭成員處理問題的能力及改善家庭生活的質素,致力鞏固及加強家庭組織的完整性。



「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1983年由美國哈佛大學迦納(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他發現不同的腦部機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而這些智能至少可分為七種,涵蓋的範圍比 IQ 和 EQ 更為廣泛。
語言智慧
對語言文字及其結構的理解、運用的能力。
數學邏輯智慧
對數字運算、推理邏輯及分類歸納的能力。
視覺空間智慧
能準確掌握並清楚表達視覺空間,這包括線條、形狀、距離的關係,憑幻想亦能將上述東西在腦海呈現出來。
音樂智慧
對音樂節奏、音調、旋律的分辨、欣賞、表達及創造能力。
肢體運動智慧
指善於運用手腳、動作、身體語言表達想法和感覺。包括靈活運用身體的協調、平衡、彈性、速度、力量等能力。
人際溝通智慧
指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包括對他人情緒反應的察覺、分辨及感受能力,及與人保持良好溝通的能力。
個人內省能力
對自己的了解,明白自己的情緒感受、動機和目標。
在「多元智能」的理念中,每人都同時具備上述的七種智慧,只是程度上有所分別。除了讀書溫習外,父母可透過不同的遊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及發揮子女這七種潛能。
以下是一些遊戲建議:
在家中隨意取出五、六件物件,然後講出物件的共通點,如全是死物、全是孩子喜愛的顏色、或全是文具。這個遊戲涉及數學邏輯智慧及視覺空間智慧。
講述一個故事的結局或情景,然後推測故事的開始是怎樣的。例如:一個九歲的女孩子在河邊哭泣,究竟之前發生了什麼事?這遊戲牽涉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及視覺空間智慧。
「有口難言」遊戲,以身體語言、表情或肢體動作去表達物件或人物名稱。這遊戲涉及肢體動作智慧、數理邏輯及視察空間智慧。
家長可與子女輪流擔任主持的角色,一同參與。遊戲的目的在於鼓勵,以輕鬆的形式培育子女各方面的潛能,引發興趣及給予練習機會,而非嚴肅刻板的訓練。
家長亦可藉此與子女共渡歡樂時刻,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解開「多元智能」助長兒童成功之謎。
資料來源: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原載於
《親子時代》
原文出版日期:2006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