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醫生、家庭治療師及電台節目主持的開心爸爸,育有兩名兒女,多年來致力推動以家庭為本的親子教育。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以及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為了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學懂珍惜,許多父母都會對孩子如何處理金錢分外留神。年幼的孩子在父母或傭人陪同下,甚少接觸金錢;及至高小或初中,孩子需要獨自用錢的時候多了,父母便應教導孩子理財。
從日常消費結合四則運算、折扣計算開始,孩子可逐步認識基本的消費常識。按孩子的興趣及接收程度,父母也可進一步教導儲蓄、借貸、投資以及保險等知識。此外,父母也可考慮給予孩子零用錢、讓他更實在地明白金錢的運用,培養儲蓄的習慣及學習怎樣精明地消費。然而,在剛開始給予孩子零用錢時,父母便要向孩子解釋清楚,給零用錢是為了協助他獨立,如何用錢是要先告訴父母。若出現先斬後奏或亂花錢的情況,父母便應予以懲罰,切莫心軟。
一些父母以零用錢的增減來作賞罰,若運用得宜,也可有效地管教孩子,但千萬不要用錢來作為改好壞行為的獎勵。希望各位父母不要害怕跟孩子談錢,但也要小心避免跌進金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