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美人魚的真面目?

作者: 大比 最後更新: 29/06/2019

在海洋哺乳類動物中,海牛是特別的一群,因為牠們不像海豚、鯨等是食肉的,而是專吃某幾種在水中生長的植物,有點像陸上的牛。

西印度海牛的背上寄生了一大片綠色苔蘚

 

海牛小檔案

哺乳綱>海牛目>海牛科

        儒艮科

身長:400至600公斤

體重:2.8米至4.5米

種類:4種

生活地帶:海岸、河流或淡水區

現存的海牛目

海牛目動物沒有後腳,泳姿像海豚,喜歡悠閒地游泳,又有很強的好奇心。現存的海牛目動物共有4種,分別是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儒艮(音:如斤)及亞馬遜海牛。前3種於溫帶海洋生活,後1種顧名思義,是在亞馬遜河流生活。

西印度海牛:屬海牛科,又稱加勒比海牛。體長可達4.5米,鰭有趾甲,尾部呈槳狀,皮膚厚硬,鼻孔可以利用瓣膜關閉。主食為海藻及海草,於淡水和海水地帶生活。

 

西非海牛:屬海牛科,又稱非洲海牛。體長約4米,外型跟西印度海牛近似,鰭有趾甲,但眼睛是微微凸出的,身軀較厚和寬,吻部比較短。

 

儒艮:屬儒艮科,鰭沒有指甲,體形比海牛細,表皮較平滑,尾鰭跟海豚相似。常於海床覓食,主食是海草。

 

亞馬遜海牛:屬海牛科,於亞馬遜河生活。體長約2.8米,比其他海牛細小。主食為漂浮的草和布袋蓮。

 

生活環境

海牛多棲息於溫暖水域,不論是在海水或淡水,水溫都不能太低。牠們專吃水生植物,所以會在海床或海岸一帶生活。另外,亞馬遜河中的水生植物不多,所以亞馬遜海牛常到水面覓食。

 

墨西哥灣生活的西非海牛會游到美國佛羅里達西岸的水晶河過冬,所以在當地可以看到一群群的海牛。

 

海牛與儒艮的分別

海牛科與儒艮科的外型非常相似,不過我們可以靠觀察尾部形狀來分辨牠們:海牛的尾鰭呈槳狀,像船槳一般扁扁圓圓的;儒艮的尾鰭則呈Y形,中間是分岔的,和鯨的尾部相似。此外,牠們的頭骨形狀也不同,海牛的口鼻部分較儒艮短,只有臼齒;儒艮的較長和彎,長有一雙長門齒,讓牠們能掘出海床下的植物。

 

傳說中的美人魚

至古以來,世界各地都流傳着大海中有一種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魚尾的海洋生物——美人魚。有說牠們泳姿優雅、會哼歌,也有說牠們會吃人等等。其中一個說法是海員看到海牛或儒艮,誤把牠們當作是美人魚。

 

滅絕危機

海牛目的壽命約50至70歲,一年或數年才生育一次,繁殖速度不高,再加上受傷(牠們對低音的聽力不好,不容易察覺駛近的船隻,會被螺旋槳打到或被困在棄置的魚網中)和被捕獵,令其數量不斷減少,不幸地成為了易危物種。

滅絕了的第5種海牛

大海牛,又稱巨儒艮或巨海牛,曾生活於北極海地帶,頭部較小,但體形是所有海牛種類之中最大的,體重可達10噸。不過人類為取得其脂肪、皮和肉而過度獵殺,大海牛最終於1768年滅絕。

最近於俄羅斯海岸發現了一副幾乎完整的大海牛骸骨,身長有5米。牠可生長至7米,與鯨鯊差不多。

 

本文由《兒童的科學》提供。

作者簡介
大比
大比

來自非洲,熱愛大自然,喜歡小動物。創意無限,想法天馬行空的藝術愛好者。喜歡鑽研烹飪和園藝,喜歡學習一切古靈精怪的東西。

關鍵字詞: 海牛 |海洋生物 |哺乳類動物 |儒艮 |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