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香港仔:避風塘的風景

精選系列: 小校友遊香港 作者: 木頭 最後更新: 03/12/2015

香港這個名字,有可能是起源於香港仔

早於明朝時,黃竹坑附近已有一條小村(現在的「黃竹坑舊圍」),因鄰近轉運莞香的石排灣港口而得名「香港村」。據說1841年有英國水手路經該村,將原住民告訴他們的地名「香港」記載下來,當成該區名字。後來「香港」慢慢變成整個島嶼的名字、以至整個城市的名字,為免混淆,原先的地區就叫作「香港仔」。1942年中,正值日本佔領香港期間,香港多個地區和街道被管治者改用日語化的名字,香港仔曾經被叫作「元港區」,帶有「香港的起源」的意思。

廣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包括了黃竹坑、壽臣山、田灣、石排灣和鴨脷洲等部分,並以香港仔避風塘周邊的街區為市中心。

香港仔 Aberdeen 

 

香港仔避風塘

漁業曾是香港的主要經濟基礎,在十九世紀初,香港約有一半人口是「水上人」,他們以捉魚為生,以漁船為家,建立了獨特的水上文化、生活習慣和習俗等。每日捕魚回來後,漁船就泊在避風塘裡。避風塘是一個讓漁船在颱風時暫避的場所,透過人造防波堤將大海分隔開,只留下狹小的通道讓漁船進出,這樣即使在烈風或巨浪的時候,中小型船隻也能安然在避風塘內停泊。

翻查海事處資料,香港現有十四個避風塘。當中應以香港仔避風塘較為著名。位於香港島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避風塘,以鴨脷洲大橋為界,分成南避風塘和西避風塘兩部分。遊人平常可乘搭街渡穿梭漁船之間,看到水上人的生活場所,或到聞名的巨型海上餐廳「珍寶海鮮坊」品嘗海鮮。南區區議會亦會在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大賽,吸引大量觀賽的人。

Aberdeen Harbour view

Aberdeen Harbour view by Tokyo Metro CC-BY-SA

 

昔日水上人家

作為本地的重要漁港,香港仔昔日的人口以漁民佔絕大多數。他們都聚居在避風塘內稱為「住家艇」的船隻上,無論吃飯還是睡覺,都在船上進行。在還沒有淡水和電力供應的時代,水上人煮食時就用柴或火水作為燃料,照明要靠火水燈,衛生環境也不理想。

由於昔日的水上人甚少離開船隻,即使生病也不願意進醫院,只會請醫生到船上應診,甚至去世後也在船上舉行喪禮。日常生活各種必需品如食水、食物和日用品等,則由「水艇」、「生果艇」和「雜貨艇」等另類艇隻提供。

那個戰前的年代,漁民家庭往往整家人都投入捕魚工作,子女都沒甚機會讀書,教育水平不高。鑑於出海生活經常遇到風險,收穫也沒有保證,水上人多對神靈充滿敬畏的心。漁民經常參拜「洪聖爺」和「天后」兩位海神,祁求得到庇佑,出海順利,安全回家。每年的洪聖爺誕和天后誕,漁民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在船上掛滿色彩繽紛的旗幟、舞獅等,熱熱鬧鬧的。

 

今日岸上生活

二次大戰以後,香港的經濟逐漸發展,向工業化和商業化轉型。傳統漁業日漸萎縮,水上人陸續搬到陸上定居,以捕魚為生的人愈來愈少,不少昔日捕魚的水域因填海而消失。雖然如此,香港仔的漁穫仍然佔了全港鮮魚的總收穫量三分之一以上。而根據旅遊發展局網頁資料,目前尚有過千漁船長期停泊於香港仔避風塘,數百戶水上人以此為家。

香港導演趙良駿曾將香港仔避風塘的獨特景色,放在2006年電影《春田花花同學會》中,讓麥兜乘坐街渡前往海鮮坊。而彭浩翔也在2014年電影《香港仔》中透過主角一家人的關係回看當下香港。片中的父親提及自己曾是水上人,只因當初在香港仔搬了上岸,才有了現在的生活。

 

從住滿水上人的小小漁村,發展到今時今日的國際都會,香港經歷了多次的蛻變。我們作為新一代,應該回頭認識本地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尋找香港的根源。畢竟,沒有昔日的漁村便可能沒有今日的香港。正因為有了前人過去的努力,我們才能建立今日的璀燦都市。 

小校友遊香港仔

插畫:羅強

 

作者簡介
木頭
木頭

不多話,性格比較慢熱,但待朋友很好。愛塗鴉,喜歡動漫畫和電子遊戲,還喜歡一切神秘的東西。

關鍵字詞: 香港 |香港島 |南區 |香港仔 |避風塘 |漁業 |漁村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