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香港公屋圖鑑

精選系列: 尋找城市瑰寶 作者: 木頭 最後更新: 20/04/2023

上期我們介紹了香港的漁村和鄉村,領略了傳統居所的美好。可是隨着人口急速上升,香港的房屋已經不勝負荷,一種新型的房屋——公屋,就應運而生。公共屋邨對我們來說絕不陌生,香港近年更興起到公屋「打卡」的熱潮。現時,全港約有三分之一(逾224萬人)居民都是居住在公屋的。可以說,公屋為很多香港市民,提供了安居樂業的住所,但有一個溫暖而安全的家並非必然的。公屋的誕生,其實是由意外和天災,催生而成的。這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華富(一)邨 by Wikipedia user -Wpcpey 

 

公共房屋和它們的產地

二次大戰結束後,國共內戰爆發,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無家可歸的他們在香港各處搭建寮屋居住。甚麼是寮屋?寮屋,是指市民佔用土地用鐵皮或木材建造的臨時房屋。當時的寮屋十分簡陋,不但空間狹小,而且沒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衛生環境惡劣。

1965年香港一處山上寮屋區  by Wikipedia user -H. Grobe 

 

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即現在的石硤尾邨)發生大火,使得大量難民流離失所,政府不得不在原址重建多幢徙置大廈安置他們,它們就是早期的公屋了!第一期的政府公屋便是石硤尾邨,大部分的建築現今已被拆卸重建,只剩下美荷樓獲保留,經活化後化身成青年旅舍。

香港首個徙置屋邨石硤尾邨 by Hong Kong Police Force - 周奕

 

 經活化後的美荷樓 by Qwer132477 

 

公共房屋的進化史

公屋為大批人口提供了較為衛生、安全的居所,這些對社會的長遠發展十分重要,自1972年起,港督麥理浩發起「十年建屋計劃」,在新市鎮如荃灣、屯門、沙田等地方大量興建出租公屋及居屋,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環境,更添置不同的社區設施,如學校、商場、社區中心等,滿足市民衣食住行的需要。

屯門新市鎮夜景 by Eddie Yip 

 

位於深水埗李鄭屋邨的李鄭屋官立小學 by Exploringlife 

 

公共房屋的不同形態

那問題來了,全港有這麼多公屋,是不是都只有一款形式呢?當然不是,接下來便為大家介紹三種有趣的公屋款式吧!

井型公屋

雙塔式大廈,亦稱「井型公屋」,因天井位置留空,有助於空氣流通,天井地下的空間則成為小朋友的小天地,可在那遊樂嬉戲。

屬於雙塔式樓宇的禾輋邨- by Wikipedia user-Wing1990hk 

 

雙塔式樓宇的天井 by  Wikipedia user-WiNG 

 

Y型大廈

從天空向下望會看到一個個呈「Y」字型的建築物便是Y型大廈了!Y型大廈大多數座落於新市鎮,可作為公屋或居屋之用,如位於大埔的富亨邨及頌雅苑。

頌雅苑 by Exploringlife 

 

圓筒形

除了常見的雙塔式大廈和Y型大廈,還有罕見的圓筒形設計!那便是位於港島大坑的勵德邨。

勵德邨的圓筒形設計 by CHi PSLAI aomma 

 

公共房屋命名法

細心的讀者可可能已經發現了,為甚麼以上提到的公屋,都是甚麼甚麼「邨」呢?這其實是公屋的命名規矩。出租公屋會稱作「邨」,如沙角邨、乙明邨,而居屋則大多稱為「苑」,如天馬苑、天宏苑。

至於到底要叫甚麼邨,則有不同命名方法,有些會以公共房屋的所在地命名,如藍田公屋便以「田」字命名,像藍田邨、啟田邨、平田邨、廣田邨、德田邨、興田邨等。

藍田邨 by Baycrest 

 

又有些公屋,會以近音字命名,如駿洋邨五座樓宇分別以「逸」、「爾」、「山」、「時」、「湖」命名,與「一」、「二」、「三」、「四」、「五」的普通話讀音相近。

駿洋邨駿逸樓、駿爾樓、駿山樓 by Wikipedia user-建園春秋 

 

公共房屋打卡熱點

儘管公共房屋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只要細心觀察總能發現有趣的「打卡位」。譬如彩虹邨的籃球場和石硤尾的南山邨,每年不僅吸引了不少大學畢業生一起拍照留念,同時也時熱門的自由行景點。

位於彩虹的彩虹邨 

 

位於石硤尾的南山邨 by Wikipedia user-Eugene Lim 

 

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聯同家人朋友一起去拍照留念。只是過程中要注意禮儀,不要大聲喧嘩,對居民做成滋擾哦!

 

作者簡介
木頭
木頭

不多話,性格比較慢熱,但待朋友很好。愛塗鴉,喜歡動漫畫和電子遊戲,還喜歡一切神秘的東西。

關鍵字詞: 香港 |公屋 |居屋 |彩虹邨 |藍田邨 |南山邨 |美荷樓 |李鄭屋邨 |勵德邨 |禾輋邨 |屯門 |活化 |保育 |石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