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保溫瓶為何能保溫?

作者: 肥輝 最後更新: 07/02/2023

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想要在室外喝一口熱茶,我們會將熱水裝進保溫瓶內。你有發現,不管是保溫杯、保溫瓶,還是帶飯用的保溫袋,統統都有一層閃亮的銀色內層嗎?而這內層多為金屬製,利用金屬隔熱的特性,減少熱力傳遞,達到保溫的效果。可是,金屬不是良好的導熱體,傳熱會更快嗎?又怎樣可以那般神奇地保溫呢?

金屬傳熱更快嗎?

一起準備以下實驗,觀察金屬傳熱能力吧!

用具:兩塊大小相同的冰塊、錫紙碗、膠碗

在錫紙碗內的冰塊融得較快,看來金屬傳熱更快啊!金屬真的有保暖作用嗎?

 

為甚麼金屬傳熱那麼快?

加熱物件,其實是一個將熱能輸送給該物的過程。只要理解物件吸收了熱能後的變化,就不難理解金屬傳熱快的特性。

以錫紙為例,若把錫紙誇張地放大,就會發現那是由大量粒子構成。錫紙吸收了熱能,它的粒子就震動得更快。錫紙愈熱,它的粒子就震動愈激烈。

粒子沒有受熱時,震動幅度較小,粒子距離較近

 

粒子受熱時,震動幅度較大,粒子距離較遠,物件也會因此膨脹

 

粒子之間會互相碰撞,如果物件的溫度不勻,或是碰到另一件溫度不同的物件,就會發生熱傳導:

 

比起木材、塑膠、玻璃這些非金屬,由於金屬帶有自由電子,粒子撞擊會更多,使熱能快速從熱的一端傳導到冷的一端,因此傳熱較快。

再重看錫紙盤的實驗,現在明白了吧?

 

金屬又可隔熱?

一起準備以下兩個實驗,觀察金屬隔熱能力吧!

實驗一用具:玻璃瓶 × 2、錫紙、冰

        

 

實驗二用具:玻璃瓶、錫紙、抹手紙、橡筋、冰

包上錫紙的玻璃瓶裏面的冰塊融得較慢,看來金屬的確有保暖作用!

 

保溫瓶如何減少熱力傳遞?

保溫就是儘量保持物件溫度不變,不論是減慢溫暖的物質變冷,還是減慢冰冷的物質變暖,都算是保溫。

要達至保溫,就須阻止熱力流出或流入。熱力除了可用前頁所述的傳導形式流動,還有兩種傳遞形式——對流及輻射。而保溫瓶的設計能減低這三種方法所傳遞的熱力。 

阻止對流

熱的流體(即空氣或液體)會上升、冷的流體會下降,這產生了對流。如果冷水直接暴露於空氣中,空氣的對流會將四周的熱力源頭(例如太陽、暖爐、煮食爐、暖包等)帶動至冷水。保溫瓶隔絕外界空氣,保溫瓶內外的空氣不會互相流動,因此不能形成對流,瓶內的水就得以保溫。

減慢傳導

任何物質都可發生傳導,只是根據物質的特性而有快慢之別。固體(尤其是金屬)及液體一般傳導得較快,而空氣傳導則較慢。實驗二中抹手紙困着的空氣亦有助減慢傳導呢!

如果將上面實驗二中的C保溫瓶外層放大作傳導分析,就不難理解保溫瓶設計如何減慢傳導。(提示:從左到右看,最左為外面的空氣,最右為保溫瓶內的冰)

 

阻擋輻射

這裏的輻射是指「熱輻射」,熱的物質會發出的電磁波,例如紅外線和可見光等。

紫色部分為錫紙,藍色部分為外在的空氣。錫紙上的自由電子把大部分熱輻射反射回去,只有小部分被吸收,達至保溫效果。

 

由於保溫瓶令三個傳熱途徑都受到阻撓,瓶內的溫度不易改變,冰塊就能保溫,不易融化。相對而言,非金屬反射熱輻射的能力則較差。另外,如果瓶內是熱水,熱能也跑不出來,一樣可保溫啊!

或許看得到的熱輻射

所有物質或多或少都帶有熱能,並釋放熱輻射,分別在於熱輻射的「成分」。而日常見到畫面又紅又黃的體溫探測機,就正正顯示我們身體釋放的熱輻射。

跟透過粒子震動的傳導不同,熱輻射不用任何媒介,就可將熱能帶到物件,因此我們在地球上,也能透過熱輻射感受到太陽的熱力。注意上述的顏色尺度不能用來判斷的顏色,因為火焰的顏色還會受燃燒的化學物質影響!

 

本文由《兒童的科學》提供。

作者簡介
肥輝
肥輝

性格樂天,富正義感,是大家的開心果。喜歡數學科,也愛玩電腦和打遊戲機,但最喜歡還是吃東西,可以整天吃個不停。

關鍵字詞: 傳導 |對流 |輻射 |溫度 | |能量 |熱能 |炎熱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