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報

走過烽火大地:第二次世界大戰

精選系列: 小校友穿梭時空 作者: 潔文 最後更新: 17/08/2016

戰爭可說是動物間的普遍行為。爭奪食物、爭奪伴侶、爭奪居住地,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與他者爆發武力衝突。人類歷史上也記載著大大小小的戰爭,起因包括爭奪資源、財產和土地,宗教、民族或政治衝突和仇殺等。無論規模大小,戰爭必定帶來傷亡。當人類掌握的科技越進步、武器越厲害,戰爭裡牽連的人命就越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破壞最慘重的全球戰爭。大戰在1939至1945年期間發生,高峰時的參戰國家超過60個,戰火席捲六大洲,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都不能倖免,多達19億人被捲入戰爭的漩渦中,死亡人數超過7千萬,經濟及文化損失更難以估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場景(按上而下、左至右順序): (1) 1938 中國萬家嶺戰役; (2) 1942 非洲阿拉曼戰役; (3) 1942-1943 蘇聯史太林格勒戰役; (4) 1943-1944 歐洲東線戰場上空的德國戰機; (5) 1945-05-09 德國在柏林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6) 1945 菲律賓仁牙因灣戰役。

Photo collage of World War II by Staberinde CC-BY-SA

 

世界分裂成兩邊

這場影響全世界的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主動展開侵略戰爭的軸心國軍事同盟(The Axis Powers),以及防衛和阻止軸心國勢力蔓延的同盟國

軸心國主要成員是擁護極權主義的納粹德國(Nazi Germany)和法西斯意大利(Facist Italy),以及崇尚軍國主義的日本。軸心國還包括其他在戰爭後期退出的國家,如羅馬尼亞(Romania)、保加利亞(Bulgaria)和匃牙利(Hungary)等。

同盟國又稱為「反法西斯同盟」,早期主要成員是英國(UK)和法國(France),後來加入美國(USA)和中國等,在戰爭結束前共有57個成員國。

二次大戰前後橫跨七年,期間整個地球幾乎被劃分成兩半。作為主要戰場之一的歐洲,仍能在二戰末期維持中立的國家只有西班牙(Spain)、葡萄牙(Portugal)、愛爾蘭(Ireland)、瑞典(Sweden)、瑞士(Switzerland)和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

二次大戰期間的參戰國

二次大戰期間的參戰國 by Yonghokim CC-BY-SA
 【圖解】
 深綠色: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已參戰的同盟國及其殖民地
 淺綠色: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才參戰的同盟國及其殖民地
 藍 色:軸心國、其殖民地及傀儡政權
 灰 色:中立國

 

軸心國的野心

德國可說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不但需要承認全部戰爭責任,還被迫割讓領土和支付數以億計的巨額賠款。面對各種苛刻的制裁,德國人民生活艱苦,紛紛抱怨政府無能,轉移支持極端的政黨。納粹黨的希特拉(Hitler)在這情況下迅速堀起,並於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掌握了無限立法權,在短短幾年間就大幅改善了國家經濟、重新建立了軍隊,實行其侵略擴張的野心。

意大利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之一,但對於在《凡爾賽和約》中所得並不滿意。加上一戰期間國內人民出現反戰情緒,戰後社會經濟蕭條,失業率高企,人民對當時的政府深感失望,造就極端的國家法西斯黨有機會冒起,該黨創始人墨索里尼(Mussolini)於1925年開始掌權並實行獨裁統治,期後更開始與德國希特拉結盟,開始侵略鄰國。

身處亞洲的島國日本奉行軍國主義,企圖以侵略他國來解決自身的嚴重經濟問題。日本帝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已展開領土擴張:1910年強行吞併了朝鮮;1931年入侵中國東北,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1937年在北京附近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入侵中國大陸。

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匈牙利猶太人,1944年5月。

希特拉在德國掌權後大規模迫害和屠殺猶太人。
photo from Wikimedia Commons

 

大戰前夕的衝突

二次大戰最初只是區域戰爭,並未達到世界級水平。日本率先在1937年大舉入侵中國,與中華民國軍隊在中國各處展開長達數年的爭戰,並佔領了部分地區設立其他傀儡政權。法西斯意大利亦先後在1936和1939年吞併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Ethiopia)和位於巴爾幹半島(Balkan)的阿爾巴尼亞(Albania)。

德國的擴張亦早在大戰爆發前已展開。1938年,德國併吞了奧地利(Austria);同年德國強行派兵進駐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有能力阻擋希特拉的英國和法國因自身不穩定的經濟狀況和政局影響,極力避免發生戰爭,非但沒有適時向捷克伸出援手,反而對德國採取姑息的緩靖政策,在與德、意兩國閉門商討以後,同意德國的領土要求,犧牲了捷克的利益。捷克斯洛伐克最終在1939年被德國完全佔領和控制。

英法德意於1938年簽訂慕尼黑協定

(左起)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德國元首希特拉、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於1938年9月簽訂《慕尼黑協議》(Munich Agreement),各國同意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助長了納粹勢力的擴張。
photo from German Federal Archives CC-BY-SA

 

歐洲戰事爆發

在沒有大國願意挺身而出之下,軸心國的野心日漸膨脹,更大規模的軍事侵略終於發生。1939年9月1日,德國揮軍入侵波蘭(Poland)。英法兩國不得已向德國宣戰,可惜為時已晚。憑著優秀的軍事技術,德國火速攻陷了丹麥(Denmark)、挪威(Norway)等北歐國家,並於1940年向西歐國家發動進攻。德軍猛烈的空中轟炸及出其不意的閃電戰戰術,令荷蘭(The Netherlands)、比利時(Belgium)、盧森堡(Luxembourg)等西歐國家迅速投降。

意大利在同年6月正式向英法兩國宣戰,並派駐軍隊與德軍聯合入侵法國,最後佔領了巴黎,迫使法國宣佈投降。失去主要盟友法國之後,勢孤力弱的英國仍然奮力抵抗德國的入侵,但戰爭陷入了膠着的狀態。

法國戰役結束後,納粹德軍在巴黎進行勝利遊行,攝於1940年6月

1940年,打敗了法國的納粹德軍在巴黎市巡遊。
photo by Heinz Fremke CC-BY-SA

 

蘇聯的角色

蘇聯(USSR)在二次大戰前夕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並且秘密商議好日後的利益分配。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大戰爆發,蘇聯以阻截德國的名義揮軍進入波蘭領土,與德國瓜分了波蘭,更處決了大批波蘭戰俘。

此後一段時間,雖然蘇聯維持着表面的中立,並未參與軸心國發起的戰爭,但也趁着同盟國無暇兼顧而先後攻擊芬蘭(Finland),並佔領了愛沙尼亞(Estonia)和拉脫維亞(Latvia)等國家。

德軍踏遍了大半個歐洲後,野心並未減少,反而將目標轉向蘇聯,並於1941年對蘇聯進行突襲,佔領了蘇聯西部大片國土。蘇聯在此時才正式參戰,加入同盟國的陣營。

Into the Jaws of Death

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反攻納粹在歐洲大陸的佔領區。
Into the Jaws of Death by Robert F. Sargent

 

太平洋戰爭

當德意兩國努力擴大歐洲佔領區的版圖時,日本亦於1941年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發動全面戰爭,不但在短短數月內攻陷了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多處,又成功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擊沉多艘戰艦和戰機,造成二千多人死亡。日本沒有事先宣告而突然作出的軍事行動激怒了美國,迫使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美國不但在太平洋牽制日本,更加入歐洲戰場,其強大的資源和動員能力,給同盟國帶來很重要的支援,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1942年,美國與英國、蘇聯、中華民國等26個國家結成聯盟,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共同對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對他國的軍事入侵。這份宣言正是現代國際組織聯合國(UN)的組成基礎。

經歷了無數的戰役,強大的德國曾經佔領了歐洲大陸絕大部分的土地,但因為與蘇聯的戰事一直難分勝負,而其他佔領地亦在美國參戰以後陸續由同盟國所解放,形勢開始逆轉。盟軍最後分別在1943年迫使意大利簽署停戰協議,並在1945年迫使德國和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在美國於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正式劃上句號。

人類史上首次使用原子彈

廣島(左)與長崎(右)原子彈爆炸後所產生的蕈狀雲。
original photo by Charles Levy and George R. Caron

 

戰爭與我們

如果你有聽過祖父母話當年,可能你也知道,香港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日本攻擊和佔領。1941年12月8日,日軍越過深圳河入侵香港,當時守護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來自加拿大的部隊,以及由香港本地人組成的防衛軍。經過十多日的防守,日軍攻陷香港島,香港人開始在日本治下度過了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8月,日軍向同盟國投降;同月30日,英國重新接管香港,是為香港重光紀念日。

翻開歷史,戰爭的蹤跡似乎一直都在。無情的暴力對被波及的人民留下永不磨滅的創傷。我們可以從各種照片和文獻中看見戰爭的可怕:家園受到破壞,親人被迫分離,文化藝術品遭遇無情摧毀,連人民的性命和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

和平是可貴的。我們也許不會對每一段歷史都感興趣,但我們必須要好好認識各個重大事件的發生原因和經過,從中吸取教訓。因為我們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守護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並且在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小校友在戰場

編輯:邦大大、快樂的
插畫:羅強

 

作者簡介
潔文
潔文

熱心服務的模範生,既是班長,也是校園電視台主播。為人冷靜、開朗、率直,喜歡唱歌跳舞,以及一切與文化藝術有關的事。

關鍵字詞: 和平 |戰爭 |世界大戰 |國際關係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日本 |美國 |中國 |波蘭 |香港 |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