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規則的好學生,性格文靜,感性。比較怕事、怕麻煩。愛看偶像劇。對學習英語有興趣。
可再生能源:「熄」出再生力量
剛過去的冬天(如果還可以叫做冬天的話)幾乎沒怎麼冷過,即使寒流襲港的日子也只是稍微低2度,感覺上好像跟秋天差不多。不過,雖然我們的身體未必感受得到2度的差別,但地球先生是會感受到的。
如果你有留意氣候及保育的消息,或會聽過《巴黎協議》(Accord de Paris)。這是在2015年12月討論及草擬的國際協議,超過180個國家在高峰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承諾,逾150個國家及政府元首發表演講,成千上萬民眾在世界各地參與關注氣候政策的遊行。協議為應對氣候變化訂出明確方向和目標,最後由196個國家共同簽署,並於2016年11月正式生效。各國一致承諾將本世紀末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之內,緩和氣候變化為人類及環境帶來的影響。
氣候峰會期間,各地都有關注氣候變化的遊行 © WWF-Belgium / Philippe Weiler
世界氣候的變化,每個人都有責任。香港是國際城市,自然應該思考如何在政策上作出應對,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在香港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
可再生能源即是一些無窮無盡,取之不竭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力、潮汐能等。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相比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非再生能源,能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有效延緩氣候變化。
香港的可再生能源
現時香港可再生能源只佔發電燃料組合少於百分之一,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雖然香港政府計劃於2020年前逐步增加天然氣發電以取代燃煤發電,但對於要將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的目標來說,絕不能夠單靠這項計劃,而需多管齊下地實行其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措施。
其實,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不遜於鄰近地區。根據政府於2013年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若香港全面發展屋頂太陽能,每年將可供應超過40億度電,足夠供應全港超過一成的用電量!若香港能把握機會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將有助成為亞洲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設於樓宇天台的太陽能板 © WWF-Hong Kong
大澳村村長梁錦興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及公眾參與主任杜珮煒
© WWF-Hong Kong
攜手延續未來
沒錯,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養成「應使則使」的生活習慣:只在需要時才用電,不需要的燈和電器都一一關掉吧!
「地球一小時」是每年舉辦的國際節能活動,2017年的熄燈一小時將於3月25日晚上8時30分舉行,屆時記得一起熄燈,參與其中。你更可以到官方網站earthhour.hk簽名,支持香港使用潔淨及可持續的能源,向成為「零碳城市」的目標邁進。
© WWF-Hong Kong
本文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