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泥土中的寶物

作者: 郭修旺 最後更新: 08/04/2025
雨後的泥土總帶著記憶的氣味。蹲在後院潮濕的菜畦旁,指尖輕輕撥開一層層赭褐色的土,忽然觸到某種堅硬的弧度——是半枚青花瓷碗的殘片,釉色像被時光咬過的月亮,裂口處還黏著曾祖父那輩的晨霜。  
 
這座老宅的泥土裡總埋著故事。祖母生前常說,戰亂時家中女眷將銀簪玉鐲塞進醬菜罈,深埋於石榴樹下;颱風夜被掀翻的桂花樹根處,纏繞著戰爭年間的玻璃彈珠與生鏽的鐵皮青蛙。泥土是溫柔的賊,它偷走光鮮,卻將光陰醃漬成琥珀。那年拆灶台,工人從灰燼中挖出裹著煤灰的翡翠耳墜,像挖出一顆未說完的耳語,墜子上還留著當年竈神吞嚥的煙火氣。  
 
考古學家在紅山文化的陶罐裡找到碳化的粟米,說那是五千年前某個母親留給游子的餘糧;我在後院挖到生鏽的銅鈴,搖晃時沙啞的聲響,竟與童年掛在祖母腳踏車前的叮咚聲重疊。原來所有被埋葬的,都在等待與另一雙手重逢。京都的匠人修補陶器時用金粉勾勒裂痕,稱之為「金繼」;而泥土中的殘缺無需修補,它讓唐朝的碎瓷與昨日的彈珠相偎,讓漢朝的瓦當碎片硌著我掌心,像一句橫渡千年的暗號。  
 
最深的寶藏往往以塵埃為繭。龐貝的麵包坊裡,火山灰封存了麵包師驚恐中打翻的麩皮與葡萄乾;廣島原爆後的焦土中,一隻停止在九點十五分的懷錶,齒輪間開出蕨類植物。去年返鄉,見老樟樹被雷劈開的樹洞裡,塞滿了我幼時偷藏的玻璃珠,樹液將它們裹成渾圓的星辰。那些我們以為遺失的,其實都被土地摺進年輪的皺摺裡。  
 
蹲久了,膝蓋印上泥土的溫度。起身時,口袋裡的瓷片與鐵鏽輕輕碰撞,像攜著一整座時光的廢墟行走。遠處推土機正在翻攪新開發區的土壤,而我知道,某個穿圍裙的母親正將孩子的乳牙埋進盆栽,如同將星星種進夜空——所有珍貴的,終將在泥土中學會呼吸。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