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

作者: phyllis lee 最後更新: 16/08/2024

記得還在念小學的時候,做過一個很有趣的科學實驗:把四顆種子分別放在漆黑的盒子裏、蜜蜂的盒子裏、乾旱及不澆水的花盆裏、以及陽光充足、定期會澆水的花盆裏,慢慢觀察種子在一個月後會有什麼變化。那是還年幼的我們尚未明白為何四顆一模一樣的種子成長後會變得截然不同,而老師除了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外,還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種子會因環境和生長條件而產生變化,而我們人類也是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才會有各方面的差異。」

我們那時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頭,但現在回想起這句話,頓覺有幾分道理。

的確,種子就像我們每個人生的開端,所有人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姨長大成人後所以會有個性、樣貌,甚至態度和價值觀上的差異,多少與我們成長的環境相關。正如實驗室中種子因為生長條件有意義不同的模樣。有的人像沒有陽光的種子,給不到充分的知識和養分,變得奄奄一息,在社會上找不到踏足的地方;有的人像沒有水份的種子,被乾旱、競爭激烈的環境摧殘,淪落到枯萎的地步;有的人像陽光、水份、空氣充足的種子,在優越的條件下以茁壯成長; 可見環境和生長條件對發育成人的重要性。

然而,環境和先天條件是否決定一切呢?在沙漠地帶中與乾旱和沙塵日夜抗衡的植物是否注定不能茁壯成長呢?落在熱帶雨林底層,要與成千上萬的其他植物競爭的種子,又是否注定沒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呢?

古今中外,激勵人生的名人傳奇中,有多少是從一出生就擁有優越的條件,並因此而取得成功呢?相信也只有極少數人吧楚漢相爭中的名將韓信小時候是個孤兒,經常出外討飯吃,更會被村中的惡霸欺,但後來近一個給他飯吃的老婦人激勵下發憤讀書,成為了劉邦手下的功臣、一個令人敬佩的將軍。鐳元素之母——居里夫人在研究化學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條件,只有窄小的實驗室和有限的工具,但他沒有怨言,努力地鑽研化學,最終成為千古垂名的女科學家。如此的例子多不勝數,可見環境和生長條件並非決定一切,緃使有些人一出生就彷彿贏在起跑線,但正如糭子一樣,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潛質,出生的時候其實人人平等。而要如何看待和利用我們的環境是每個人的自由:天生條件優厚而懶散的人與天生條件欠佳而發憤圖強的人,像溫室裏備受呵護的種子與在野外堅強成長的種子,這就是導致成長後有優劣之分的因素,可見天生的條件不是一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看待和利用他去令自己在社會中茁壯成長。

況且,如《愛蓮說》中所說,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能保存真誠、清高的品格,才是真正的君子。我們不能借環境的優劣來作為成長後的樣貌的藉口。看看落在沙漠的種子,在惡劣的環境下長成雄壯的仙人掌;在熱帶雨林,極力爭取出人頭地的種子,長成菇類植物和花朵;他們不也在惡劣的環境下保住真心,好好生活嗎?

人生的種子是平等的,我們或許會身處惡劣的環境、沒有優劣的先天條件,但只要積極面對人生,並在任何環境下保存清高的品格,我們就能活出精彩茁壯的人生。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