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和諧社會的鑰匙

作者: nickname-kyd-626050 最後更新: 10/08/2024
說聲道謝,似乎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人忽略,有人在有求於人後才會說出來,甚至有
人認為那是向世界宣佈自己是「弱者」,難以說出的兩個字。可這真的那麼難以啟齒
嗎?當我鼓起勇氣說出「謝謝」,才明白這簡單句子中蘊含的溫度與力量,以及當中
的情味。

我提著裝滿書的袋子,肩上背著行李,一步接一步,不顧酸軟的手臂,把帶回老家的
東西又搬回香港的房子,汗水從下巴涔涔滴落,不斷被換肩背的「袋耳朵」抹去。我
走到樓下,全靠意志力支撐著。

我正打算從背包裡翻出門卡,坐在大堂的安保突然起身朝我走來。她拉開玻璃門,微
笑道:「歡迎回家。」大堂裡那清涼的空氣一下子充斥我的身體,因炎熱帶來的煩躁
感頓時消失不見。她又幫我把箱子拉進室內,按下電梯的按鍵。我輕聲說出「謝謝」,
她便向我點了點頭。

回想起每次出門,安保都會幫大家按下開門鎖的鍵,為住戶打開大門。或許大家以為
那只是他們的職責,把那小小的舉動視作理所當然。可大門旁不正是裝著按鈕嗎?只
是大家習慣了那常開的門,忘記背後的人那默默的付出。

「電梯到了。」我點點頭,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又與她道別。

門鈴響起來,透過貓眼看見住在隔壁的叔叔。我疑惑,打開門,沒等我問,他先著急
地吐出一串話來。「你的鑰匙插在門外了,很危險啊!要是被壞人發現,後果真的不
堪設想。一定要小心啊!」我還沒反應過來,腦海裡出現各種意外現場,黑暗把我包
圍,似乎要把我吞噬。清脆的鑰匙聲傳入耳蝸,我看見它的反光。

我拿回鑰匙,馬上說出「謝謝。」其實,鄰居叔叔並不需要為我的人身安全負責,卻
又教我遠離意外,帶我走出黑暗。

早上,我站在小巴站,邊等車邊吃麵包。倉促的早飯,是上學的常態。我戴著耳機,
聽些快歌,嘗試喚醒未醒來的腦袋。獨居生活總讓人疲憊,除了學業,飲食家務都得
自己負責,我開始陷入想家的沉默。

沉重的肩上突然被人輕拍一下,一個小學生遞上溫熱的牛奶。「姐姐,我猜你一定口
渴了吧!媽媽今天多給我一瓶牛奶,送給你喝。」我接過後,大聲地說了一句「謝謝
你啊!」那升起的太陽直照在手上,仍不及那瓶牛奶一分的暖。

那些陌生人與我素不相識,卻又因這些小事與我相連,產生接觸與對話。我經常聽人
說「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可他們卻又讓我不陷入狼狽,讓我不陷入危險,讓我不
陷入孤居的情緒。這是什麼?這是社會的人情味啊!但又是什麼推動他們為不相識的
人提供協助,在沒有任何回報與機心下施以援手呢?

是那一句簡單的道謝。

在我道謝後,他們總會向我點頭,不約而同地臉露笑容。我想,那聲感謝不只是表達
被幫助的感激,更是對他們善意的認同啊!這成了他們繼續幫助別人的一份動力。星
火也能變成溫暖而熾熱的一團火。

若人人都冷漠無情,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那麼只會造成社會的不和諧與紛亂。如遇見
意外怕被「碰瓷」而不伸出援手,導致別人失救至死的悲劇。社會本就是由人組成的,
社會和諧的前提,便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連接起大家的話語,就是宣之於口
的那一聲「謝謝」。

是道謝這樣的肯定,讓他人明白自己做的事沒錯;是道謝這樣的能量,讓人繼續互助
互愛;是道謝這樣的溫度,讓這個世界終歸大同。今天,讓我們抓緊這把鑰匙,多說
一聲謝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