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里,玻璃外

作者: 瑪卡巴卡巴卡阿卡 最後更新: 09/08/2024
     我坐在靠近學校的星巴克里,透過玻璃上凝結的水霧,望向外面。隱約可見的是幹燥的人行道,川流不息的行人腳下揚起了撲撲的灰塵。陽光鋪天蓋地地打在地面上,我看到了一個被圍欄圍起的小工地,里面站著披著毛巾,皮膚粗糙的工人。
     我正戴著耳機,一邊聽著最新發布的樂曲,一邊品嘗著糕點。空調的清涼讓我和外界的一切暫時斷開了聯系。將手機連上網絡後,我開始瀏覽網站,看到了一個知乎上發布的討論。
    “假如給你一萬塊錢,但你必須對我磕十下頭,你會同意嗎?”我輕輕地笑了笑。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少年,我自然對問出這種問題的人感到不屑。金錢怎能換取別人的尊嚴呢?我讀過的書,聽過的教誨,都教會了我做人要有骨氣,金錢可以透過辛勤的耕耘和汗水得來。我堅信,錢財只是物質上的賦予,精神才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財富。漫不經心地,我劃了下去,看眾人的說法。
      一個人回答:”八千,我就磕!我活著,本來就和不斷磕頭沒有分別。”我凝視著手機屏幕,讀了幾遍,看到下面表示紛紛表示讚同的信息。還有人說。“五千!我們全家一起磕!“ “你可以殺了我,把這筆錢給我家人,給我姐姐治療癌癥。” 我的手,我的視線停滯了,咀嚼著這些文字的苦澀,卑微和絕望。我看到了一個人。他曾經有最狂傲的夢想,他曾認為自己天生就是高山而非溝壑,才華終有一天會被世界知曉。然而,歲月終究還是磨平了他的棱角。他組建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他的眼神不再清澈,肩膀不再挺立,當年在學校步操時高昂的頭顱,在陪客戶敬酒時低低地垂下。他不再記得商鞅變法的內容,三角函數的算法,阿房宮”六王畢,四海一“的雄偉。他的生活屬於他的老板,他的“甲方”。他為了肩上的責任,如牛馬般奔忙。他的尊嚴比不上“一萬”,“八千”這樣抽象的數字。
      我看到了一個人。她出生在中國河南一個最平凡的家庭。她拼命讀書,經歷中考,高考,按著和監獄差不多的時間表嚴格度日,在每個昏昏沈沈的晚上,她挑燈夜讀,試圖追上那些天賦異稟者的腳步,頭發掉了一把又一把。她考上了普通的大學,在“內卷”中被人群淹沒。她的姐姐患了癌癥,她的父母年弱體衰。在一個個意識到自己碌碌無為又平庸的夜里,她是否疲倦不堪,卻沒有時間倉惶?她說,她的生命能為家人換來一萬,是她的榮幸。
     “兩千!” “一千!” 甚至不需人催促,他們已自覺砍起了價。我正想打字反駁,旁邊的一張椅子傳來了細微的 “吱拉” 聲。一個客人走出咖啡廳,那一瞬,滾滾熱浪和馬路的轟鳴穿來。路邊的葉子像是要烤焦了一樣,反射著亮閃閃的白光。修路工人,已經待了很久,很久了。我靜靜地品了口酸奶,刪掉了打出的字。我有資格評論嗎?我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了“道德的至高處”,指責為何人們為何要假笑,說違心的話,為何要拋棄尊嚴,換全家溫飽。我甚至不記得,也怎麼不在乎手中的酸奶,糕點多少錢。我唱著“努力就會成功”的歌謠,相信未來金燦燦的人生之路,在作文里寫 “我的寵物狗”,“扶起老婆婆“之類的童話,
     我突然想象著自己幼兒園時,有一位老者來到我們的課室。假若他告訴我們,在我們三十個人中,有兩個讀不完中學,四個上不了大學。兩個人患抑郁癥,兩個人因病或意外死亡。而我們之中最聰明、最優秀的四個孩子,兩個人會成為醫生或工程師或商人,另外兩個人會終其一生落魄而艱辛。所有其它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為溫飽掙紮,生活由淡淡的快樂和憂傷構成。但這,怎能是一個孩子要知道的呢?
     陽光透過玻璃,照到所有人的身上。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