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編輯精選 

小思

作者: nickname-dgs-845139 最後更新: 04/08/2024

相信很多人對於小思老師毫不陌生,因為她既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亦是一位深受敬重的散文家。《中學生文學精讀.小思》這本書收錄了59篇她的散文,並按主題、素材、下筆前的醞釀和延伸,以及寫法等分為14輯。編者為每篇文章提供了題解和分析,使讀者能更仔細充分掌握小思的情感。這本書反映了作者真摯的內心世界和人生經歷,從而帶出發人深省的道理。

首先,我從上篇的走近作者部分,了解到小思老師對後輩的重視,延伸至她極力推廣的傳承精神。第一章赤字護法一文,是小思教育理念的具體寫照。內容講述小思參觀一所學校的書展時遇到一位格守職責,對校長與貴賓都不容讓通融的初中生。她當時即刻讚賞她果斷的執法態度,並想像自己若身處哪位學生的為位置,應該不會當面拒絕長輩的要求,因此深感慚愧,流露出對年幼學生的敬重。文中可見作者將師生身份互相調換,做到一位真真正正走近學生的老師。所謂「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小思所展現的謙虛態度就是提升品格修養的重要一環。而在第二章收藏嗜好一文,作者提及父親及母親分別喜歡收藏小玩意和時事剪報,小思漸漸也承傳了這兩種習慣,更以香港文化與文學為主題,重點收藏相關剪報。她之後把收藏捐至中文大學圖書館,造福年青一代。試問是甚麼驅使一個人願以搜集文學資料為專業工作?當然就是她對教育後輩的熱誠以及所秉持著把舊文化發揚光大的初衷。

 

另外一點就是下篇的散文大多情理兼備,兩者並不矛盾,相反使看似刻板的道理變得更易信服。第五章盆栽一文最為顯著,作者寫自己對著桌上的盆栽「越看越難過」她發現植物的枝幹上繞著鐵線,但偏偏因受慣它的擺怖而很自然的跟著生長。作者以擬人法把植物人格化為慘遭欺壓的收害者人並作出反問:「有什麼比自己不爭取生存權力,人家又說你活得十分適意,來的更淒涼,更恐怖」一方面,突出她對植物的無知感悲哀及同情,另一方面帶出她對意志自由,個體自主的宣揚和重視。第九章的霧散之前,作者寫自己乘搭渡輪在煙霧彌漫的維港中航行,在迷惘的環境中害怕兩船雙撞的危險局面。作者以視覺描寫和聽覺描寫描繪乘焦急的模樣以襯托出自己的擔憂,以對比隨後踏上碼頭的喜悅,從而帶出人生必需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迷失,才能珍惜找到方向的寶貴的道理。

總括來說,這本書優勝之處在於它貼切反映了小思對後輩的重視,薪火相傳之心, 以及文章情理兼具,把道理融入之感受,使讀者容易產生共鳴。小思的散文的題材更是取自於平凡瑣屑的事物,以舒發獨特的見解,呼應了豐子愷「最喜小中能見大 ,還求弦外有餘音」。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