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的人
一個成功的社會,必有成功的人士。社會中的成功,公認的成功,大概是當你考進了優秀的大學,讀醫讀法律那些專業行業,賺了很多錢,找到了一個好伴侶。那麽,你就是所謂地成功了。可是當一個社會有成功的人士,也一定有所謂失敗的,留在“下面”的人士。否則,要是人人也成功,怎麽算是成功?
我們聼見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那些勵志感人的故事。所謂“不成功”的故事,卻是少聽見。然而,近來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的故事和經歷也許不是人人所向往的,卻也發人深省。
這個朋友是在一個義工活動計劃認識的。她比我大幾年,家庭一直面對著經濟困難。得知她自初中,總在放學後工作,爲家人賺錢維持生活。雖然她經常開朗活潑,不知如何看她也總像是藏著一絲哀傷。我知道她的生活艱辛,卻幫不了什麽,唯有遇見她的時候嘗試給她一些開心的回憶。我很欣賞她,也很佩服她。即使放學后也要去打工,平日基本上已經沒什麽時間,她卻仍然願意假日抽空做義工。我問過她:“你不會辛苦嗎?怎麽兼顧學業呢?”只見她爽朗的笑了一聲,回答:“做有意義的事情,爲社會貢獻,難道辛苦也不值得嗎?”
在交流的過程,我發現她是個充滿夢想和意志的人。她常常堅定的宣告,要考進一間大學,做一個社工,爲社會付出。我很欣賞她,很佩服她。在我眼中,她仿佛是一支活著的蠟燭,永遠高舉一片熾烈的願望和信念。
做了4個月義工,她就退出了義工計劃。得知原來她要找更多時間溫習,因爲一個月後便是她考公開試的時候。這一個月,我們漸漸失去聯係,公開試完結后我也沒再見過她了。
不久,公開試成績出來了,我也隨之想起這個朋友。於是我打給了她,反正很久沒見了,趁機和她聊幾句話。
“好久不見了!你最近如何了?還有做義工嗎?”
“不錯呀!生活平平淡淡的,過得挺好的。義工嘛,就沒有再做了。我現在多了一份兼職,早上忙這個,晚上又要忙那個,真的沒時間了,呵呵!”
“喔,原來是這樣。” 我沉默了一會兒。她還再工作嗎?還要多了一份?難道她家庭的經濟情況又差了?想到她剛考完試,還要天天工作,不禁產生了一絲的心酸。
“那……呃?我聽説公開試的成績已經公佈了!你的成績還可以嗎?有申請讀社會系嗎?我還記得你立志做社工呢!”
突然我們兩方也沉默了幾秒。
“我……還好吧!就是有兩科沒達到最低入學要求的成績,所以應該也不會做大學生,也不會做社工了,呵呵呵!
……
也沒關係,別人也是說:努力不悔,結果不重要!而且我有工作嘛,其他學生讀書的時候,我在賺錢呢!可以説是搶先了一步吧,哈哈哈哈!”
她依然是那麽爽朗。可是如今她聲音裏的哀傷似乎更深,更令人傷痛。每一句也加上了感嘆號,使她背後的疲累和艱難更加著眼了。
天真的我,怎會知道世界上不是人人也能考進大學,找到好工作?聽了她的話,一股傷心湧出心中。她一定仍然有那份“做一個社工,爲社會付出”的夢想,我感受到的!可是,可是這個夢想也許將永遠鎖在無底的深淵之中……
一個成功的社會,必有成功的人士。但成功的人士往往不多。卻是很多人不惜長在了不如他人的環境、或不惜錯過了無數機會、或不惜受到身旁不良影響,因而失去了一條成功的路。
然而為他們憐憫痛惜的我們,又能做到什麽?
那些成功的人士,互相碰撞衝擊;而這種從競爭燃起形成的火花,隱含著無限努力和堅持。就像是黑夜中亮起的彩色烟火,是那麽漂亮。我們卻不曾發覺這些火花終落到地面上,燒掉片片草地。就像這些成功人士將踏在其他人之上,使那麽多人無能突破自我,無法衝出困境的界限。
一個小小的城市,卻有這麽多人,這麽多競爭力。一個小小的城市,生活卻是這麽艱辛。
我不是說競爭是不好的。只是說,也許,我們也應適宜的讓步一下,給下面的人一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