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統的節日活動》

作者: nickname-ssm-812268 最後更新: 12/07/2024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 吃月餅外,還有一個只屬於我們香港的特別活動——那就是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大坑曾經發生瘟疫,為了消災滅瘟,村民便製作出一條特別的火龍,舞動著火龍绕村游行,以保佑大坑村村民平安。直至現在,這個傳統也一直保持下去,在每年的中秋前後。大坑村民總會相聚,一起舞動火龍,進行這個屬於大坑村的傳統活動。

而火龍是整個活動的核心,但製作火龍卻不是一件易事。首先。我們要用乾草紮出一條龍,這種技藝是需要經過時間的訓練,而使用的乾草也需要使用特定的珍珠草才能紮龍。然後,在龍的身上插滿了長約四十五厘米的香枝。火龍製作完成後,舞動它的時候也要格外注意安全。所以,無論是製作火龍或舞動火龍的人,都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學習,才能為我們演出精彩絕倫的表演呢!!

正因大坑舞火龍的獨特性和高難度,所以這項活動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因這些技藝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導致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太大的興趣學習與繼承。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這項文化的保育,令更多人知道和喜愛這項活動,也可以作出革新,令這項文化不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希望在若干年後,我們也能向下一代展示這項活動獨特的文化特色和魅力所在。令他們愛上和自發保育這項國家級非文化遺產吧!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