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幫助別人

作者: nickname-dgs-681113 最後更新: 17/07/2024
那件事教曉了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到現在還牢牢地記在我心裡。從小到大,我總覺得參加義工活動很浪費時間,連在家裡打電動也比較更有意義。直至那天,我對這個活動有了新的體會。
一個月前,班主任留意到我放學後每天都「無所事事」,便邀請我參加社區中心的義工活動。一聽到這個提議,我的眉頭一瞬間緊鎖起來,更流露著一個極不情願的表情,腦海立即跳出了一百多個藉口。這時,我的鄰桌一心跑了過來,鄧這她那比金魚還大的眼睛,以及用讓人討厭的聲線對班主任說:「義工活動?我也想參加呀?我也能去嗎?那你不用找她了。」一心用她像刀一樣鋒利的眼神向我攻來,我這刻絕不能示弱,所以不加思索便答應去參加義工活動。話一出口,我便後悔了:為什麼我要為了這個討厭的人而參加這無聊的活動呢?
義工活動當天,天色黑沈沈得像晚上,而且下著滂沱大雨,像極我當時的心情,但當我到達社區中心時,我卻看到所有人都滿面笑容,熱情的互相關心、談話。我心想:今天天氣那麼差,我們還要出去外面關心那些露宿者、撿紙皮的婆婆⋯⋯這活動又有那麼讓人興奮嗎?正當我沉思時,突然聽到:「小朋友!」我立即環視四周,看到一個年輕的義工凝視著我再說:「啊,對,是你你!來幫忙一下,把這些飯菜都放進那些盒子裡面⋯⋯」 跟著她的指示,我便小心翼翼的把米飯放在一些塑料盒子裡面。我偷偷瞄了我隔壁的小妹妹,看見她把一些煮軟了的菜和看起來無味的肉放進盒子裡。我喃喃地和自己說:「這樣的飯盒也可以派出去嗎?」那個小妹妹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問:「這些食物不好嗎?好像比家裡的還豐富呢⋯⋯」聽到她這話,讓我吃驚不已,口也微微的打開了,我又問:「妳為什麼來這裡做義工啊?去遊樂場不是更好嗎?」「幫助別人為快樂之本,媽媽從前經常跟我說,現在我也慢慢地明白了。」這個只是小一或小二的孩子竟然還比我成熟,心裡就像被刺了一下似的,我的臉紅了起來,也不敢再說下去了。
半小時過後,飯盒已包裹好了,我立刻撐著傘,和一個經驗十足的婆婆一起去派飯盒。風雨就像一隻獅子咆哮著,迎面而來,弄得我從頭到腳都濕透了,但看見身邊的婆婆一點也不在意,繼續在街上找有需要的人。我看見一個露宿者坐在橋底,他的衣服破破爛爛的,額頭有一道疤痕,不像一個友善的人。這時,婆婆指示我去給他一個飯盒,她見我遲疑著,她便微笑著親自送飯盒過去。這時一股愧疚感立即湧上心頭,我竟然比一個年紀老邁的婆婆更膽小,年輕力壯的的我竟然不敢踏出一步。一聲聲的道謝從橋底傳來,當我再次看見婆婆的身影後,也不敢正面看著她了。
過了一會兒,我又看見另外一個露宿者,一個身體瘦弱的伯伯,這次,我不用婆婆的提醒,便積極地遞上一個飯盒。伯伯看見我,笑得十分燦爛,又多次感謝我。這時,我也被他的笑容感染了,笑了出來。忽然我心裡感到十分喜悅,壓著心裡的石頭也被拿開了。「我看你終於明白了做義工的意義。又能幫助別人,同時自己也有得著啊!」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和婆婆竟然在這個小小的社區裡找到數個露宿者和十幾個撿紙皮的婆婆,我的心不禁一沉,說:「婆婆,香港原來有那麼多貧窮的、無家可歸的人啊!」婆婆嘆了一口氣回答「對社會的現實有時挺可怕的。」
活動結束後,「當義工浪費時間」、「幫人沒得著」這些念頭已消失得無蹤無影。剩下的只有從體驗中學習到的同理心和社會的需要,還有感覺到的喜悅和滿足感,所以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老師,下次有義工活動,一定要告訴我啊!」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