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832208 最後更新: 27/06/2024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一本小說,說了在1920年代北京車夫祥子的悲慘一生。講述他從一個年輕力壯努力上進的小伙子,最後卻變得怨天尤人,任由自己墮落的故事。

 

駱駝祥子是在當時乃至現代社會窮人的縮影。為什麼窮人往往會更窮?在我看來,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長遠的眼光。祥子只會拉車,只想著努力買車,把太多的精力投在拉車上,不關心國事家事天下事。這導致他因為不熟悉軍事情況而白白被奪走了自己買的第一輛車,被孫偵探敲詐。沒有長遠的眼光直接扼殺了祥子過上富裕的生活的可能性。可這與他從出生開始接受到的所有教育有關,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他的問題。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祥子十八歲孤身一人來到城裡拉車,沒有上過學,不了解為人處事的方法,又何嘗能要求他有長遠的目光呢?富人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老師教最頂尖的知識,不愁吃不愁穿,長大後用知識換錢。而窮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要背起賺錢的擔子,一輩子只能用苦力賺錢。他們也想改變現狀,可每天血淋淋的帳單不允許。窮人只能一代一代身不由己地拉車,載著富人,載著他們滿車的無奈與悲哀。

 

在我看來,造成祥子一生悲慘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太過老實,正義。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所以即使虎妞家境再好,祥子也不願意娶她。如果讓我做抉擇,我會答應虎妞,努力向四爺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個車夫,還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讓四爺服氣,最後再繼承他的人和車廠,過上富裕的日子。這樣似乎十分不道德,辜負了虎妞的真心,可至少不會沒錢吃飯,失去生活的希望。祥子初期就是因為如此老實,賣駱駝心軟只賣了35元,被人敲詐,不願和別的拉車的搶生意…. ‘亂世作匪,順勢經商  或許在當時,做土匪都會比拉車賺得多。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讚美農民如同蜜蜂一樣辛勤偉大,可賺最多錢的,還是掠奪農民勞動成果的資本家。祥子實在太過正直,與當時那個黑暗腐敗的社會實在格格不入,才被各種人欺負。

 

1920年代,大家可以為了錢,把女兒賣給妓院;可以為了錢,利用親人朋友的信任;可以為了錢,隨意殺害無辜而更可怕的是,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我招誰惹誰了這句是祥子的哭訴。他招惹別人了嗎?沒有。可是這個黑暗,不公平的時代,卻三番五次地招惹他:買車——車被搶走,存錢——錢被敲詐,又買車——被迫賣車換錢。到故事的結尾,祥子一開始的幹勁熱情,已經被這個社會磨的消失殆盡。他對於這個社會無能為力,所以放棄了反抗和鬥爭,轉變成了一種不拒絕的接受,不反抗的隨從。政治冷漠,及時行樂,對現實社會的冷嘲熱諷···而他自己也終於不再相信正統所宣揚的一切——壞人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咒罵就得了惡報,而他自己,也不會因為要強而得到好處。阮明的血灑在津貼上,祥子把鈔票塞在了腰間。祥子最終也融入了冷酷的人民,成為了自己原本最討厭的人,加入了吃人的社會。而不知接下來,又會有多少人,像原本的祥子一樣受到禍害,最後也變得自私墮落呢?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自私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祥子身上滿是矛盾。他既努力上進,也自私墮落。這不禁讓我想起孔乙己:他既知書達禮,也做偷雞摸狗的事。他死要面子,科舉失敗之後,不願意放下讀書人的架子,永遠穿著破破爛爛的長衫。最後被人打斷了雙腿,被所有人鄙視。對於孔乙己和祥子,都是冷酷無情的社會害死了他們,把他們逼上了絕路。正如大部分時間都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時代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英雄,大部分都是和祥子一樣的普通人。即使他們再努力,再上進,在沒有殷實背景的前提下,都基本只有死路一條,跳不出富人們為他們準備的框框。老舍先生拒絕將這本書改成美好圓滿的結局,或許就是因為他很清楚,在當時的年代,悲劇必然會發生在像祥子一樣的千千萬萬個普通人身上。而就算修改了結局,在美麗泡沫破裂的那一剎,只會留下一地的水漬,反射出各種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