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參加三次高考,一次一分,一次十九分,最後一次八十九分,但他仍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公司創始人。為什麼?因為他不會把一次失敗當作全部,他甚至放寬心態,再去嘗試高考,所以儘管不完美又如何?他會原諒自己的不完美。學校里,總有一些被同學稱為「學霸」的人,他們在某些學科方面表現出色,或是這個頭銜,讓他們更追求完美,使自己有一點「瑕疵」、在考試上失手、在比賽中落後便變得自卑,更會因為老師的一次批評而重新審視自己,使自己變得狼狽退場。可范仲淹曾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沒必要為了別的賦予的頭銜而盲目追求完美,完美或許出現在自己為糟糕的成績而寬恕、接納自己的失敗。
這世界上本無完美的人,那些所謂「完美」只是世人的框架,他們用「你不夠完美」定義著你,但事實上漂亮的人可能不聰明、聰明的人可能不勇敢、勇敢的人可能不善良,人無完美這才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所有人口中的好評,這反而更傷害自己。自己永遠是自己,不是別人口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