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爸媽是奧運冠軍

作者: 區柏濤 最後更新: 08/05/2024
  我的爸爸是一位游泳教練,過往他曾代表香港參選二零一六年在巴西舉行的奧運游泳項目,並在個人蛙式二百米比賽中奪得金牌。當時全香港人都為他而自豪,我的爸爸是誰? 他的名字---陳大文。
 
  我還記得當我未滿三歲的時候,爸爸已經每逢星期六帶我到游泳池嬉水。下水前,爸爸都會為我穿上泳衣、救生衣、泳鏡……看上去就像機械人一樣。未正式下水時,我已經害怕得哇哇大哭呢!但爸爸每天都很耐心地哄我,令我放鬆心情跟他跳進池裏。首先,我們會扶着池邊一邊踢腿,一邊唱歌。然後,爸爸用強壯的臂彎抱着我浮在水面,同時細心指導我的四肢,模仿着青蛙的姿態,一面用雙手向左右兩旁撥水,一面用雙腳在水底用力地撐水,不斷重複練習這個動作。最後,經過三個月堅持不懈的艱苦訓練,我再不需要爸爸抱着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游動了,那一刻的心情實在興奮得在水中翻兩個筋斗。
 
  在我學懂蛙式游泳之後,有一天,爸爸問我:「孩子,你在學游泳的過程中,有沒有因為困難而想放棄呢!你想知道爸爸從前訓練情況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原來爸爸從小就喜歡游泳,當時的居所非常鄰近游泳池,他每天都請求嫲嫲帶他到泳池玩水。他細心觀察其他泳客的游泳姿態,便模仿着他們自學,經過一段時間,很快就能獨立游起來,在沒有教練指導下,顯得十分厲害和非常有天份呢!升上中學後,由於在水運會的表現突出,所以老師邀請他參加泳隊訓練。為了兼顧學業和興趣,他爭取小息的時間完成功課,堅持每天放學後進行訓練,帶着疲累的身軀回家。為應付考試期,更温習直至深夜,那種壓力大得難以形容,有點喘不過氣。爸爸憑着對運動的熱誠和堅強的意志,咬實牙關去經歷這艱苦的階段,最後被選入香港游泳代表隊,踏上成功之路。
 
  爸爸取得成功並非僥倖,需要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不輕易放棄。因為他具備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性格。我非常感恩爸爸對家庭的付出。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有這樣的精神和毅力的醫生。
作者簡介
區柏濤
區柏濤

就讀元朗錦田聖公會聖約瑟小學 四年級甲班,我平日喜歡研究新事物,例如把玩具拆散再組装或把家中的傢具推在一起再讓爸爸收拾;學習方面喜歡數學,英文;運動方面喜歡壁球,足球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