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並非遊戲,因此我們沒有權利隨意放棄它。」—— 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個15歲青少年,在屬於我的少女時代中,考試就像攀過一堵高山一樣難過,身上還背著幾頓重的石頭,寒風快把我心中的一點火吹滅,隨風而去,可惜我沒有這個權利。
叮噹叮噹——小息鈴聲響起,大家卻無動於衷地坐在自己位置上溫習,而我在幹什麼呢?大概是默默看著黑板上「離考試還剩下10天…」這幾個大字發呆吧,我拿出小冊子上的待辦事項清單,發現還沒有開始溫書卻有無數樣未做的事情需要趕著在限期內完成,再加上別人都在努力,無數的焦慮湧上心頭,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從何做起…還是趴在桌上睡覺吧。
回到家後,我無力地躺在床上,心想:我還是沒有能力和天賦去應付生活,讀書又差、運動又差、情商又差等,其實沒有必要再努力吧。突然,叮一聲,手機顯示媽媽的訊息:「你在做什麼啊?」,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覆,又好像有點愧疚,對啊,我在做什麼?人生不應該如此頹廢吧,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醒覺後的我嘗試坐在書桌前複習,拿起筆時不知道為何眼淚不爭氣地流出來了,夾雜著焦慮、恐懼、辛苦等負面情緒,但我告訴自己不能放棄,於是我關掉手機,打開書本和筆記,努力奮鬥了一整天,當然途中有不少時間分心,效率也沒有我期望中得高,但原來堅持過後的成功感是如此大,也沒那麼焦慮了。
在考試的前五天,我下定決心要到自修室,強迫自己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不要偷懶,甚至放棄,因為我深知堅持才是勝過以前自己的唯一之道,內心對考試嘅不安也因為我每天學習的知識所覆蓋,重拾自信心。於是直到考試當天前,我每天都在自修室中努力複習,相信一定有所回報。
考試的日子到來了,我坐在寧靜的考場上,心中充滿了緊張和期待的情緒。四周的沈默讓我感到莊嚴肅穆,而那張白紙和鉛筆在桌上等待著我的答案。回想起備考期間的辛勤付出,日復一日的溫書和練習,只為了在考場上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水平。終於聽到監考老師宣佈考試開始的聲音,頓時,我心中的緊張情緒達到了巔峰。時間在指尖的流逝中一分一秒地流逝,考試進行得如此迅速,彷彿時間在我手中溜走。直到監考老師宣佈考試結束,我鬆了一口氣,感覺全身的緊繃得到了釋放。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我已經盡力了,我為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感到驕傲。
不出所料,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這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我堅持溫書得來的回報。原來堅持不僅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更是一種品質和信念。堅持溫書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更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因此,我決定將堅持的精神貫穿到我的生活中。無論是面對學業上的挑戰還是人生的困難,我都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我相信,只要堅持,我就一定能夠做得越來越好,只有我變得強大,才能做到我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