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手的發球,「嗖」的一聲,球似一隻拉滿弦的箭向我襲來。我側開身子,轉腰隱拍,使用九牛二虎之力將球打了回去。對手來不及反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球從身邊划過。身後的隊友紛紛爲我鼓掌並大喊道:「好球!」我如釋重負,心想:冠軍!我終於做到了!我内心欣喜若狂,笑容慢慢從我的臉上浮現。但在我小時候剛開始打乒乓球的時候,我的態度總是很懶散。我心想:練乒乓球這麽累,不如隨便應付應付就算了。因此,每逢教練要求我認真一些的時候我總是以身體傷痛唯有,來應付教練發過來的球。於是,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裏,我的乒乓球技術并沒有提升。後來在觀看里約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時候,我從電視中目睹了馬龍在賽場上的那一份自信與堅定,他「過五關,斬六將」,從一眾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路來到了決賽,遇到了如日中天的張繼科。可是,處於職業低谷馬龍并沒有退縮,他憑藉著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比賽經驗不停地獲得比賽分數,最終以4比0大比分戰勝了張繼科,再次證明了自己。這一份堅毅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於是我認真地把比賽過程中的技巧認真地記錄了下來,並想著能運用在明天的比賽當中。我心想:只要運用了這些技巧肯定可以贏得比賽的。以現在的我看來,那時候的我還是太天真了。到了比賽當天,場面及其熱鬧。有些人認真地觀看比賽,一言不發;有些教練為丟掉分數的選手們感到可惜,大聲地指導著他們應對的技巧;有些人為精彩的對局所鼓掌,加油助威。不一會兒,我準備上場了,我心裏還想著昨天所學的技巧。「比賽現在開始」:裁判説道。我的心「砰」、「砰」、「砰」地跳了起來,我不停地深呼吸嘗試平復著緊張的心情。對手開始發球了,到我面前時
我用力地把球嘗試打回去,可是動作全然變形,不出意外球「嗖」的一聲飛出界了。一分、一分、一分......大比分2比0,陳小明獲勝。我回頭看去,只看到了教練面如死灰,我内心也糟透了,心想:我已經嘗試用了那些技巧了,怎麽還是贏不了呢?我垂頭喪氣地走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媽媽突然對我説:「我看你平時訓練都沒有認真,在比賽的時候動作的變形了,怎麽可能贏得比賽呢?你看馬龍的球技這麽厲害,是他在背後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汗水,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你只看到了他領獎和比賽的時刻,他付出了多少時間去訓練你又知道嗎?」我懷著好奇心,搜尋了馬龍訓練的視頻和時間表,我發現他每天早上8點吃飯早飯就會一直練到中午12點,他對每一個訓練的球的無比認真,發揮出自己最好的狀態。下午又會去做一些肌肉訓練和體能訓練。雖然後來他膝蓋因為過量的訓練而受傷,動了手術,走路都成為困難,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不停地做康復訓練,肌肉訓練,不停地向自己以前的比賽狀態邁進。最終經過了583天的努力,他在2020年國際乒聯單打決賽中戰勝了樊振東,贏下了他在手術後第一個金牌。在之後的乒乓球中,我都會想到馬龍的事跡,他的故事鼓舞著我,令我在每次訓練中都拼勁全力,認真地打好每一個球。最終,經過了3年的努力,我在北區乒乓球雙打比賽中脫穎而出,拿到了代表北區參加全港北區運動會的名額。馬龍的這一份勤奮與堅毅深深地打動了我,令我從心底地佩服他,我從他身上也學到了最寶貴的一課: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懼怕,以勤奮和堅毅的精神去克服它,總會達至目標。華羅庚曾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
這一句話很好地套用在了馬龍身上,雖然他經歷過一場大手術,膝蓋上留下了5厘米的傷疤,甚至連走路都成為了困難,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透過自己的勤奮和堅毅重回巔峰。